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9日讯 今日下午,由青岛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员会联合市城市管理局举办的"人大代表践行新时尚"垃圾分类专题研讨会在海林山庄举行。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等50余人参与研讨。
会上,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垃圾分类市办实事的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物业、社区如何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工作,如何规范分类收运作业和避免垃圾分类后再次混合收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和答询。
截至8月底,市区已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全覆盖,共完成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升级改造1888个,撤除桶点2763处;配置垃圾分类收运线路723条,其中厨余垃圾收运线路212条,有害垃圾运输线路20条,分类收运基本覆盖市区;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立,其中厨余垃圾处理能力510吨/日,焚烧处理能力8700吨/日,全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目前,青岛市在基础设施、作业管理水平、宣传发动的普及性和影响力等方面与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下一步,青岛市将持续顶格推进,建设"大分类" "大动员" "大宣传"体系,坚决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