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援沪核酸检测队与“战友”三班倒,让火眼实验室机器24小时不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4日讯 在疫情防控的链条上,如果将气膜实验室比作“排雷”基地,核酸检测人员便是基地里的侦查尖兵。自4月11日起,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中的四支队伍便正式进驻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青岛“火眼实验室”。四支队伍三班倒,轮番上阵“捕获”新冠病毒。其中一支队伍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检验人员和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人员组成。

青岛核酸检测队共有30名队员,他们和山东省援沪核酸检测队的其他伙伴们平均每日完成2万余支样本的检测。其中,包含一部分“阳性”复核的样本。可以说,他们与新冠病毒的距离只有一套防护服。山东省援沪青岛核酸检测队领队、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核酸检测实验室主任王晓晨说:“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每个队伍都有一个感控员,负责指导检查队员的防护细节是否到位,会提醒大家到点更换防护装备。”

与青岛市城市检测基地基因扩增实验室相比, “火眼实验室”中的提取仪、扩增仪等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火眼实验室将检测人员从手动加样中解放出来,但对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判断什么时候加样、操控机器、维护机器的正常运转。” 王晓晨告诉记者,之前大家在扩增实验室时已经将流程优化到最佳状态,每日最多可检测3.5万份样本,达到超理论值标本量。“现在大家正与新环境‘磨合’,随着熟悉度的提升,气膜实验室日检测通量可达5万单管。”她说。

尽管“工作伙伴”更先进了,但检验人员们的工作环境依然艰苦。身处“火眼实验室”犹如身处海拔3000米的高原,被防护服、双层口罩、护目镜包裹得密不透风的检验人员,待在里面不一会就湿透了衣服。王晓晨和队友们昨日下午2点进实验室,今天凌晨2点才下班。她告诉记者:“每个班次几乎连续工作11个小时,队员们在舱内带着双层手套,双手犹如泡发的馒头。按照要求,每个班次只需要工作8个小时,但大家都想尽可能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交接给下一班伙伴们更少的工作量。”

让王晓晨感动的是,年轻队员们自发承担起了最累的活。实验室外围的工作虽然没有涉及核心岗位,但需要为舱内的检验人员服务,负责运送标本、试剂,处理医疗垃圾等。“一个班次下来,他们能走2万多步,但没有人有怨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相关新闻】

智能化“大脑”、自动化“巧手”、高精度“火眼”

青岛“火眼实验室”援沪,让新冠病毒“无处可藏”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4日讯 阻燃耐磨、高效过滤的负压气膜舱+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系统设备+专业化的核酸检测队伍,这些要素组合起来,让青岛“火眼实验室”变成了援沪抗疫的“利器”。自4月7日在上海普陀区投入使用以来,青岛“火眼实验室”凭借5万单管日检测通量,成为一座伫立在抗疫一线的坚实“堡垒”。

从外观来看,这座来自青岛西海岸的“火眼实验室”由6个负压软气膜舱组成,每个舱又承担着不同功能,其中包括试剂配制舱、异常处理舱、取样一舱及二舱、提取舱和扩增舱。舱内配置负压过滤系统和紫外消毒系统,避免气溶胶污染,有效保障“大白”们的安全。

对“大白”来讲,气膜舱是一座安全堡垒;对新冠病毒而言,这里有着让它们无处遁形的“火眼金睛”。据了解,舱内搭载了华大智造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等3款核酸检测“利器”,还融合了华大智造智能化实验室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功能。这样一来,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就贯穿了核酸检测实验全流程,在减少人工需求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据介绍,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以往最耗费人力、感染风险最高的工序就是样本分装,而“火眼实验室”搭载的全自动分杯处理系统就是专门针对这个环节所开发的设备。它可以在40分钟内将192例样本从单管快速精准分装到96孔板中,同时自动完成该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具备“与时俱进”的特质,可以随时升级更新。针对最新版新冠检测指南新增的“20合1”混采检测要求,该系统专门及时升级设备模块并推出新的样本架,由此支持20-30mL样本采集管“原管带盖上样”,实现全自动化样本条码识别、自动化开盖、自动化管转板分液,以及样本采集管的自动化关盖和回收,成为国内首台实现“20合1”混采的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此外,高通量样本处理工作站具备自动化核酸提取功能和自动化建库功能。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则是采用“磁棒转移磁珠”提取技术,通过固定液体和转移磁珠来实现核酸的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快捷、高通量作业、纯度高、安全环保等特点,能高效完成96/192/288/384例样本核酸提取纯化,为高精度识别病毒提供有力保障。

正是凭借这些高科技“利器”,青岛“火眼实验室”日检测通量可达5万单管,每天最高理论检测量可以达到100万人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