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青集中办公,五市发改部门干部成“对桌”

青岛日报2020年9月30日2版

来自五市发改部门的干部成“对桌”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青岛开启集中办公,推进机制日臻完善

在青岛市府新大厦的14楼,有这样一间特别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6名工作人员,来自胶东经济圈的5个城市,烟台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对面落座的是潍坊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科的科长,威海市和日照市派遣的业务骨干成了对桌,青岛市工作人员的对桌来自潍坊高密市发改局……这个办公室就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9月初,由五市发展改革部门抽调的业务骨干来到青岛,迅速到位,在这间办公室里开始了集中办公。

他们以这种全脱产、异地办公的方式,来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搭建完善的合作机制。集中办公的开始,意味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联络中枢、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胶东五市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形成了一盘棋。办公室墙上新挂上的胶东五市地图,既是联席工作的指引,也承载着五市区域一体化的梦想。

这一联席机制是青岛对标先进、在协同带动区域发展上向上海学习的成果之一。据青岛市发改委区域处副处长李水彦介绍:“青岛承担着引领带动胶东经济圈协同联动、一体崛起的责任和担当,而上海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长三角一体化的 ‘引擎’和‘核心’。青岛对标学习上海,充分借鉴上海做法,更好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建立胶东五市联席会议制度等系统推进机制。”

顶格推动、一体组织是青岛牵头建立的胶东五市联席会议制度的鲜明特点。据介绍,这一制度由“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架构组成。其中,决策层,即五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主要领导座谈会,作为五市最高层级决策审议机构,每年度会择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层,即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负责研究落实主要领导座谈会重大决策部署,协调推进五市合作重大事项等;执行层,包括联席会议办公室、各市一体化办、各工作专班,作为各项任务、事项推动落实的执行机构。

完善的合作机制的首要要求是畅通信息沟通。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开启集中办公之后,已经形成了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各市一体化办以及各城市职能部门相关联系人构成主要构架的信息对接机制。

这一机制让城市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了上传下达的作用,五市以此联动更可以形成合力,解决一个城市推动有难度、解决不了的问题。”潍坊市发改委杨正波表示。来自高密市发改局的许善岳介绍,此前潍坊高密市与青岛胶州市就曾在协同合作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现在,通过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协调,两个区域正在进行更加有效的对接。

承担着信息发布功能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简报也实现了“大变脸”,从之前由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自己编制的月报变成了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制,不仅发布频次加密,内容也更加深入,不仅包括五市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顶层推动,还包括城市之间交通、产业、贸易、科研、旅游等全面的互动。

规划编制是区域一体化的指引。胶东五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还承担着顶层设计、一体推进的重要职能。目前,办公室正在着手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胶东经济圈“十四五”规划编制,确定45项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重点工作,形成规划政策的“四梁八柱”。

跨城市通勤办公的亲身经历,让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胶东一体化推进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以威海市发改委于灵敏的通勤经历为例,从威海的家里开车到青岛市政府,需要3个半小时的时间。工作忙起来的时候,这些家在异地的工作人员,连每周回家一次都实现不了。“这就是为什么说一体化需要交通先行,只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才能实现要素的快速流动,而一旦实现了要素的高效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于灵敏说。

在办公室集体研究制定《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方案》的过程中,构建高速铁路“半岛环”和高等级公路“一张网”打造便捷高效的胶东“一小时交通圈”成了讨论的热点。日照市发改委的于杰就曾建议,在远期规划中,将目前通到董家口的青岛地铁13号线向日照延长,通过轨道交通的延伸来形成更加通达的交通网络。

集中办公只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的一个开始。未来,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发挥顶端发力、一体落实的职能,推动五座城市突破空间的边界,在更广阔的层面携手发展。目前,五市有关部门已经牵头成立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协同等17个联盟,签署金融、行政服务审批、应急、法治一体化等21个合作协议,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半径,打破地域空间的阻隔。(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