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老区,是一块历史厚重的红色故土,也是创新涌动的蓬勃热土。悠悠流淌的于都河,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老区不老,踏着时尚前沿的节奏再出发。
总台记者 刘昀彤:像刚才这样的时装秀,在于都几乎每月都要举办一次,我们常说于都是革命老区,但只有真的来到这里你才会发现,“老区不老,而且非常时尚”。
就在几个月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顶级的博览会在于都举办,参展的100多家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商、制造商看重的就是于都完备的服装产业链。
总台记者 刘昀彤:这里像不像一座巨大的图书馆?您没看错,但这里不是看书的图书馆,而是服装面料的图书馆。一件好的衣服离不开面料和设计。而在于都,这两点都和国际化的时尚接轨。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1700万种线上面料的素材,同时还可以触摸到500万种面料的真实触感。在于都,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可以完成从选料到样衣制作再到量产的全过程。怎么样,牛不牛?!
于都县时尚产业综合体运营总监 陈斌:我们的设计师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桌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在这里找到全球最新的面料信息,保证在我们采购的面料和国际一线时尚接轨,代表最新潮流。
如今,在于都的服装生产车间,制作一件衣服只需要3到6分钟,每天大约有近百万件衣服被生产出来销往世界各地,服装产业的数字化正成为于都的新时尚。
总台记者 刘昀彤:这里是当地一家服装企业的5G智能裁剪车间,每天有超过一万套服装的原料需要被裁剪,这台机器单台效率相当于12个熟练工同时干活儿,不仅速度快,而且能够实现个性化裁剪。裁好的布料编码后,通过传输带上每个衣架上的独立芯片,就能够被准确地送至各个缝纫工位,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于都县时尚产业综合体总经理 袁海云:我们这里还有服装生产智能溯源系统,在传统的缝纫机上加装芯片和摄像头,可以实时对工人缝纫质量进行分析指导,让我们服装的生产品质工艺向国际看齐。
于都县服装企业工人 杨金风:家乡的产业发展也是特别好,这两年我感觉上班上得特别地舒心,在家里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里,两不误。
从小作坊到大工厂,于都纺织服装企业已达3000多家,2021年全行业产值达600多亿元。于都这座革命老区里的小山城,正在高质量发展的“T台”上,走出自己的国际时尚范儿。
(总台记者 宋大珩 郭一淳 熊传刚 刘昀彤 石坤)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