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布2022年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95个项目兜牢民生底线提升服务水平

95项公共服务标准:兜住兜牢兜好民生底线

《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2年版)》发布,包含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所扶“七有”以及优军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公共安全“三保障”等10个方面、23个大类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4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青岛标准》),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青岛标准》由市发展改革委联合20个部门组织编制并印发,共包含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所扶“七有”以及优军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公共安全“三保障”等10个方面、23个大类、95个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确保标准可落地、可执行、可见效。

“《青岛标准》明确了现阶段青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标准,是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享有相应权利的重要依据,也是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据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徐守国介绍,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定位,确保服务水平保持适度领先,《青岛标准》在对于国家、省明确的、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应入尽入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实际,适当提高服务水平,审慎新增服务项目,持续推动城市服务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为确保“达标”,青岛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确保民生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里面的优先排序。“青岛2022年全市安排民生支出1253.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改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市财政局预算处处长朱洪杰表示。

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制定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对增强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徐守国表示。

“十三五”以来,青岛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基础的基本公共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实施标准相继出台,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机构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等实现动态调整,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一体、人人享有、水平适度、公平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依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青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间、区市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至680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左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4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青岛跻身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要实现均等化。

按照“应有尽有”“承诺必达”的原则,青岛依据最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经前期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研究制定了《青岛标准》,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用到人民群众生活中最关键的环节,明确政府兜底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以标准化推动城乡、区域、人群间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在推动城市服务水平上走在前列

“在研究制定《青岛标准》时,我们主要从‘保、提、增’三个维度考虑,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徐守国表示。

据介绍,国家、省标准分别包含80和88个服务项目,与国家标准相比,《青岛标准》除不包括贫困地区学生膳食补助和少数民族文化服务2项,其余78项做到全部涵盖;与省标准相比,《青岛标准》实现88个服务项目全覆盖。通过“应包尽包”“应入尽入”,青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教育、就医、养老等权益,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对象由“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拓展到“计划怀孕夫妇”;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1800元提升到2000元……与“十三五”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相比,《青岛标准》有9个服务项目提升了服务标准。青岛结合城市经济发展阶段、财政保障能力以及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适当提高服务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做到与民生需求变化“同频共振”。

住院分娩补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家养老……与国家标准相比,《青岛标准》新增了17个服务项目;与省标准相比,新增了7个服务项目。这是青岛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审慎新增的服务项目。同时,结合青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全国全省的实际,《青岛标准》分别有13和14个服务项目标准与国家和省标准相比有了提升,体现了青岛在推动城市服务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上的担当作为。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为推进民生福祉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据朱洪杰介绍,青岛今年将安排教育支出316.2亿元,主要支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学有优教”;安排卫生健康支出113.2亿元,主要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努力实现“病有良医”;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5.8亿元,重点支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大特殊群体保障力度,织密兜牢民生底线,努力实现“劳有厚得、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安排住房保障支出51.3亿元,重点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努力实现“住有宜居”。

创新模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如何落实好《青岛标准》?如何适应民生发展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当天的发布会上,多个部门结合相关工作对青岛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部分模式创新和下一步打算进行了介绍。

在“学有优教”方面,据市教育局人才服务与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黄伟杰介绍,依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青岛建立了完善的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设立免保教费和政府助学金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和生活补助政策;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设立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设立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同时,青岛在落实国家、省资助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和资助水平、资助标准,通过“奖、助、贷、免、补”等多元化方式,帮助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21年青岛市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年度首次突破5亿元,比上年度增加6130.81万元,增长13.6%。“这将在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黄伟杰说。

在搭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方面,青岛持续提高困境儿童保障标准,2021年全年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2000多人,发放基本生活费3097万元。据市民政局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颖健介绍,青岛还在全省率先出台《青岛市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则》和《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保护机制,将保护工作关口前移,并对困境儿童的家庭监护能力进行快速评估,以便实现精准帮扶。

在健康服务方面,依托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青岛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以列入《青岛标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例。“青岛以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依托紧密型医联体,创新构建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共管 三级协同’医防融合慢病服务模式。2021年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142个,为86万名高血压患者、36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定期随访服务,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0%以上。目前这一做法获得了广泛认可并在全省推广。”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晓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依托《青岛标准》,围绕提高居民感受和增强居民获得感,不断完善项目机制和保障政策,强化体系支持和保障作用,依托智慧化手段做实、做细、做精项目,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再上新台阶。”

在劳有所得方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表示,下一步,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围绕《青岛标准》,通过实施就业服务“多维度”辐射计划、公共就业服务下沉提效计划等,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进社区、就业政策“云宣讲”、离校未就业实名服务,开创青岛“创业一件事、一个场景”服务平台,开通青岛市创业城市服务热线等系列服务,提升就业服务领域基本公共就业服务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推动实现我市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据徐守国介绍,下一步,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公开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市发展改革委将适时组织开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效果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动态调整,让青岛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发展成效更有“温度”。(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青岛日报2022年4月21日5版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