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奋战在治病救人最前线。其中,更有不少经历非典战役的白衣战士,再次冲上抗疫战场。2021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刘学东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名从事临床工作30年的资深呼吸科专家,从非典到甲流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刘学东多次临危受命,用仁心筑起生命防线,执白甲捍卫一城安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就是我的责任与使命,关键时刻我理应冲在最前线。”刘学东说。
刘学东(右一)为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资料照片
2020年以来,作为青岛市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呼吸组组长,刘学东会诊并参与救治了青岛市近60%的本土确诊病例、近50%的输入病例,在院内带领团队面对面会诊582人次,主持救治7例轻型至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2020年10月,她作为救治组长进驻市定点医院,连续工作23天,每日一线查房,成功救治全部16名新冠肺炎患者,牵头编写制订青岛市新冠疫情下工作规范4部、相关诊治方案5部。2021年9月底,刘学东带领96人团队入驻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在两个月的高强度、高压力工作中,创建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首次采核酸转阴率达95%以上,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并坚持工作问题日产日清、强化院感培训,制定的数十项制度流程进入市定点医院培训手册,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零投诉。为全力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根据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重症病区管理需要,自今年1月4日起,刘学东和其他两名专家每天1人依次主持当日会诊工作。任务结束后,她又被选拔为青岛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坚守危重症一线,经过连续八个昼夜的抢救呵护,一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
刘学东(右二)在查房过程中就患者病情同科室同事进行交流。资料照片
今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青岛,白衣执甲,再次出征。作为市级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刘学东主要负责妇儿医院城阳院区、青岛市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的指挥救治工作。面对病人数量大、病情复杂等情况,刘学东快速梳理流程,对14个病区的抢救备用药物、床边抢救设备、抢救梯队配置、救治流程等进行同质化标准管理。同时,刘学东带领综合医疗专家组制定了标准风险判定指标,每天早晚两次按病区梳理每位病人,做好危急重症筛查,将风险关口前移。组织开展医护人员防护感控、救治技能和抗生素合理应用等多场培训,多层面多维度地构建了定点医院内的科学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应急救治梯队、应急预案科学合理的“双保险”下,刘学东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突发哮喘伴急性喉炎的中学生,两台剖腹产手术进展顺利,使一名1.6公斤的低体重早产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目前患者均已治愈出院。
“学不精何以行医,术不精何以救人。”这是刘学东最喜欢的人生格言,在她看来,“唯有精益求精方能治病救人。”凭着这股钻劲、韧劲,刘学东开展了青岛市第一例荧光电子支气管镜、第一例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技术,在贵州省安顺市进行对口支援时,指导开展的支气管镜技术填补了当地空白。近年来,她先后获评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医师、青岛拔尖人才、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