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8日讯 为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高公交换乘效率,5月27日起,112路公交线优化调整为铁路北站东广场至海大崂山校区,同时将有人售票改为无人售票,票价由阶梯票价更改为全程1元票制。
据介绍,112路线于1979年1月开通,最初由李村发往卧龙。2008年,始发站调整为板桥坊,同年下半年,始发站再次调整为沧海路车站。2015年,始发站由沧海路迁至铁路北站东广场至今,主要满足部分乘客直达火车北站区域和卧龙社区周边的出行需求,线路单程长度35.4千米。“112路线距离长、沿途拥堵节点较多,有时碰到堵车,一圈接近5个小时。”城运控股公交李沧巴士112路线驾驶员李斌说,公交线路长,不仅容易造成乘客的候车时间变长,还会让公交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增大,不利于安全驾驶。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市民出行的选择日益多样化,112路线对乘客的吸引力也在逐年降低。对此,李沧巴士公司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结合线路特点、道路条件及市民出行习惯,经过多次调研后对112路线进行调整。
此次调整主要降低永平路、兴国路、松岭路、峪夼路、峪川路、滨海公路、S396省道、崂山景区旅游专用路等路段与其他公交线路的重复度。主站保持铁路北站东广场不变,副站由卧龙社区调整为海大崂山校区,线路长度减少15.9千米,由35.4千米缩短为19.5千米。
“公交线路的科学调整,折射出城市之变,也体现出市民出行方式、生活质量之变。”李沧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立仑说,112路线此次调整,不仅对线路进行了瘦身,还实行无人售票,双管齐下的举措不仅能改变运营模式、节约运营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助力城市经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公交驾驶员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自2021年以来,李沧巴士公司相继对包括112路、27路等在内的8条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并开通复工复产、地铁接驳等“微循环”“个性化”的线路。
相关链接:
112路线调整方案
1.主副站
主站:铁路北站东广场(无变化),副站:海大崂山校区。
2.线路走向
下行:自“铁路北站东广场”始发站,沿原线路至“兴城路”站,沿四流中路、兴城路、唐山路、重庆中路至“文昌阁”站,沿原线路至“中惠产业园”站,沿九水东路、九水东路辅路、松岭路至“海大崂山校区”站止。
上行:自“海大崂山校区”返程站,沿松岭路、九水东路辅路、九水东路至“中惠产业园”站,沿原线路至“文昌阁”站,沿重庆中路、唐山路、兴城路、四流中路至“兴城路”站,沿原线路至“铁路北站东广场”站止。
3.站点设置
新增站:唐山路永平路(双向并116路)、娄山翠湖小区(双向并116路)、唐山路兴国二路(双向并116路)、唐山路重庆中路(双向并116路)、重庆中路唐山路(仅下行并105路)、石沟(双向并105路)、海大崂山校区(双向并387路)。
取消站:沧口体育场(双向)、兴国路永平路(仅上行)、兴国路(双向)、同盛苑(双向)、兴国路重庆中路(双向)、沟崖西(仅下行)、北龙口社区(仅上行)、沟崖(双向)、东陈(双向)、凤凰台小学(双向)、洪园(双向)、峪夼(双向)、峪夼北(双向)、石岭子(双向)、周哥庄南(双向)、周哥庄西(双向)、北宅(双向)、崂山十一中(双向)、五龙(双向)、华阳(双向)、兰家庄(双向)、华楼山(双向)、毕家(双向)、西乌衣巷(双向)、乌衣巷(双向)、东乌衣巷(双向)、大崂社区(双向)、孙家社区西(双向)、孙家社区(双向)、卧龙社区(双向)。
4.首末车时间
铁路北站东广场:首车4:25(无变化) 末车20:40(延后100分钟)
海大崂山校区: 首车5:20(提前40分钟) 末车21:35(延后60分钟)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王正宇)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