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日讯 六五环境日即将来临,1日下午,一场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崂山区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中韩街道居民和市环境教育基地张村河水务有限公司环保志愿者共计40多人,现场聆听低碳科普讲座、品味低碳环保表演、观赏低碳研发新成果。
随着装配能量密度达526Wh/kg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无人机在篮球场上空平稳起落,让参与志愿者认识到了新能源科技研发和应用对实现“双碳”的重要性。青岛能源所研究员董杉木告诉记者,中小型无人机加速或急停时需要提供极高的功率,瞬时功率需要达到10kW以上。在电池重量尽可能低的前提下,目前续航里程十分有限。如何在保证高瞬时输出功率的前提下提升续航里程,目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仿生与固态能源系统研究组长期攻关固态锂金属电池,解决了电池系统无法兼顾高瞬时输出功率以及高续航能力的核心瓶颈问题。采用锂金属电池搭载中型植保机,科研实现续航里程超过40分钟,极大提升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同时极大拓展了应用场景,未来有望在近海监测、孤岛运输等方面发挥更大应用价值。董杉木表示,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特性,是长续航电源的必要安全保障,可广泛应用于大气、土壤、水质等检测设备中。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源的理性选择,未来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间歇式清洁能源发电的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随着低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相信在科学家们的助力下,类似无人机这样的双碳成果将会不断涌现。”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局长王勇表示,在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之际,举行这场主题宣传活动,就是为了让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低碳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去年,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着眼于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王勇表示,去年崂山区PM2.5浓度和PM10浓度指标均全市排名第一;全年的优良天数31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5.5%,也在全市排名第一。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崂山区连续四年获得水污染防治考核全市第一。此外,崂山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多年均为100%,走在全省前列。从今年5月中旬至8月底,崂山分局在辖区生态环境领域积极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在投诉件化解工作中,与监测部门联动对噪声、异味及特征污染物等开展监测工作,对匿名举报的投诉件,联合相关街道办事处开展走访工作,目前,已有一起生态环境信访积案结服并通过验收。
当天的主题日活动,除了低碳研发新成果展示,还有张村河水务有限公司带来的“出彩‘洗水人’ 献礼环境日”脱口秀表演,以及“大咖”江河清带来的低碳科普讲座,充实的内容、新颖的形式,让参与者们直呼过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吴帅 通讯员 戴永明)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