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创投风投业机构发出“上合”邀约
“国家队”抢滩“上合”资本新赛道
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合专场举行,逾200亿基金助上合示范区强势崛起
与中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等签约15个重点合作项目,格林伍德中俄经贸园和上合示范区俄中经贸园揭牌,资本“国家队”竞相为“国之重任”赋能;上合示范区资本港同步揭牌成立,为“双循环”输送资本活水;主流投资机构齐聚,探讨共建金融互联互通的上合经济走廊……10日下午,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合专场在青岛举行,一系列重磅项目签约落地,多个赋能平台揭牌成立,上合示范区金融迎来跨越发展。
上合示范区旨在通过这次盛会搭建平台,向全球创投风投业机构发出来自“上合”的邀请函,架设产业与资本无缝对接通道。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奋进中的上合示范区,正以更大的金融改革魄力,通过“金融活水”滋养和灌溉,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阔步征程中,让“四个中心”建设在一步一个脚印中“硕果飘香”。
格林伍德中俄经贸园和上合示范区俄中经贸园揭牌。
资本“国家队”瞄准机遇竞相入场
在上合示范区金融开放的声声号角中,各大金融机构阔步入场,竞相登台。
记者了解到,在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主会场和上合示范区专场,上合示范区管委会现场共签约15个合作项目,包括5个创投风投、基金项目,基金规模逾200亿元。
其中,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中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国际)、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资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规模100亿元的上合双循环产业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为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项目“引进来”和“走出去”赋能。
在活动现场,格林伍德中俄经贸园和上合示范区俄中经贸园揭牌是上合示范区与诚通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双方将以“双国双园”为基础,促进上合示范区与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经贸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法律、金融等服务的延伸,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的相互流动,助力上合示范区成为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创业兴业的集聚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先行区。
据悉,诚通国际是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首批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定位为诚通集团海外企业和资产的运营管理平台。诚通国际在俄罗斯投资并成功运营20余年,深耕俄罗斯市场,搭建中俄经贸投资公共服务平台。中金资本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私募投资管理子公司,是全国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平台之一。
“国家队”纷纷入场,为上合示范区撬动发展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还与三峡集团等机构签署服务于“5-2-1”产业矩阵、“四大中心”建设的务实合作协议,推动创新链与资本链深度融合,为企业搭建与资本合作共赢的融资平台。
同步揭牌的上合示范区资本港,则将通过资本港集聚私募机构,构建金融生态链,助力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实施“政府+产业”、“资本+项目”双轨道并行发展,建设基金(资本)+项目(产业)+政府招商(引导基金)的桥梁及信息交互中心,通过私募机构聚集,联合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本地产业或引进项目落地本地,助力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以私募股权为特色的投融资生态圈。
参会者聆听嘉宾演讲。
金融创新“多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企业扬帆远航免不了遭遇疾风劲浪。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集聚金融资源,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推进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保驾护航。
针对外贸企业汇率风险问题,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出资3000万元设立“上合·汇保通”业务代偿补偿资金池,与青岛胶州盛宇融资担保公司以及银行合作为外贸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提供增信服务。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银行、担保公司金融活力和创新动力,通过银行现有金融市场汇率避险工具,企业可以“0保证金”、“0担保费”,实现外汇套期保值。
此外,上合示范区首创“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设立5000万元的关税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海关税收风险补偿。进口企业凭借银行出具的“担保文书”就可享受“先放后缴,汇总纳税”的便利,降低贸易企业融资成本,加速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每年可为享惠企业产生经济效益200万元。
为降低企业经贸风险方面,上合示范区搭建“信用上合”跨境信用示范平台,汇集216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企业征信数据,其中95个国家的企业信用报告可以实现中英俄三语种在线实时查询,累计已提供1万余次公益查询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上合示范区还推动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获准设立并开业运营,成为1997年以来首个获批的国内期货公司;落户青岛首只QDLP基金,通过能源及相关领域的双向投融资,深化中俄双边经贸合作。
金融活则产业兴。完善的金融生态、优质的金融服务,为经贸合作注入蓬勃生机,吸引着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共引进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中集全球冷链高新产业平台等总投资1765亿元的52个项目。
创新实施“1234”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发展战略
上合示范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金融创新比拼的大舞台。展望未来,上合示范区着眼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上合新区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实施“1234”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发展战略。“1”是指打造上合国际金融合作中心1个平台;“2”是聚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2个领域新突破;“3”是推动资金、人才、机构3个要素集聚;“4”是实现“基本形成全要素的金融体系、突破建立创新型金融制度、充分运用多维度的金融手段、充分凸显金融赋能成效”4个效能。
同时,上合示范区将重点抓好“6+6”建设,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提供新方案、赋予新动能、开拓新局面。“6+6”建设是指:以实施金融产业集聚工程为牵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以实施资本市场深耕工程为牵引,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实施金融赋能全产业链群工程为牵引,构建金融赋能全产业链的专业金融服务体系;以实施创投链助企增益工程为牵引,构建助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以实施多向合作交流工程为牵引,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金融开放体系;以实施政策链协同创新工程为牵引,构建高效、安全、稳健的金融生态体系。
其中,以实施创投链助企增益工程为牵引,构建助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中,上合示范区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上合示范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打造上合资本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孵化走向市场。设立上合发展母基金、创投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逐步设立北方工业互联网(工业4.0)基金、碳中和基金、新消费基金、超级港基金等子基金,实现“百亿基金服务千亿产业”,打造多方参与的金融创新生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王 珊)
上合 ·前沿热点
山东省首支海洋人才发展基金落户上合示范区
首期认缴规模5亿元,聚焦现代海洋产业人才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在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人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山东省首支人才发展基金落户上合示范区,未来该基金将依托青岛市海洋产业背景和人才聚集优势,重点扶持当地和省内优质项目发展,打造可复制的海洋人才基金模式,形成全省标杆效应。
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该基金总规模规划为10亿-15亿元,首期认缴规模5亿元。基金由山东人才集团下属基金公司募集管理,出资人由山东人才集团联合省属企业和山东省、青岛市和胶州市引导基金组成。该基金采取股权直投基金的模式,将聚焦海洋新兴产业,重点投资具有上市前景的海洋类高科技企业、海洋人才创新企业、省新旧动能转换海洋产业优质项目、当地重点扶持的和国资国企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项目,以及海洋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人才发展集团,山东人才集团计划在青岛、烟台等沿海七市分别出资设立海洋人才发展基金,首支基金设在青岛市,后续在其他地市逐次推开,通过搭建“人才+项目+资本”的平台,聚集全省海洋产业资源和力量,着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壮大新动能,逐步形成具有产业聚集优势和行业竞争实力的省级海洋产业人才发展基金群,助力山东省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我们将充分发挥海洋人才发展基金作用,整合上合示范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山东人才集团等省属国企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不断增强对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健全人才招引生态,创优人才服务环境。”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林长华说,示范区将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资金扶持,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进一步巩固提升青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助力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王沛沛 王珊)
青岛日报2022年6月11日6版
(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