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1日讯 芒种刚过、夏至未至,麦浪翻滚、满目金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嗅着”夏日的麦香,6月11日上午,崂山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成功举办。现场,除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外,同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崂山区“百企进百村 促振兴共富裕”工作方案》《乡村振兴先进典型20例》《崂山区乡村振兴“红榜”名录》……在崂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号角嘹亮、步履铿锵。
不单单是发布政策文件,现场,还为青岛晓阳工贸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颁发了农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为晓望、大崂等10个社区颁发了乡村振兴奋进奖,为李绍亮、唐会友等5人颁发了基层基础建设贡献奖,并举办了“百企进百村 促振兴共富裕”共建行动启动仪式。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崂山策”呼之欲出。
“共同富裕”的崂山责任
继5月16日崂山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5月24日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暨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动员大会之后,崂山再次顶格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本次大会之于崂山区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这是崂山区必须承担的使命与担当。
肩负着高水平打造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高水平打造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的历史重任,在刚刚结束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更是领到了“走在前、开新局”的重要任务,表示要“争做实干家、勇当排头兵,推动省委各项部署要求在崂山全面落实落地。”
张元升表示,崂山要勇当促进共同富裕的排头兵,未来5年计划民生投入550亿元,今年重点抓好总投资57亿元的36项政府实事,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让崂山人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同时,把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放在乡村振兴上,实施集体经济共富行动,到2026年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农村社区达到100%,打造省市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
其次,这是崂山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前者为后者的2.5倍。因此,当前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崂山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金家岭街道为核心的主城区,是金家岭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北部的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则多以乡村为主,与城区的产业布局略有“割裂”。
抓住城区发展已近饱和、产业开始外溢的时机,通过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的跃迁式发展,无疑将成为崂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为崂山新一轮进阶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让社区与企业“共舞”
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除“真金白银”的政策保障,打响美丽强基、数智创新、改革增富、产业赋能、民生提升、党建领航“六大战役”外,崂山还提出了社区与企业“共舞”的“打法”——
充分发挥企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以社企结对共建共促形式,通过共建帮扶、规划策划、投资合作等多种模式,助推社区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发展和社区居民增收。
根据刚刚发布的《崂山区“百企进百村 促振兴共富裕”工作方案》,5月15日前(以后年度每年3月27日前),崂山区将建立共建农村社区名录,建立共建示范社区名录、共建企业名录;5月31日前(以后年度每年4月5日前),经考察调研,共建双方达成意向后将确定共建结对关系;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以后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1月中旬),共建双方签订共建结对合约书后3个月内,需研究提出详细的共建实施计划方案,开展共建合作;次年3月31日前,根据共建行动拉动共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情况,崂山区还将对参加共建行动的企业或共建示范社区加以分层次奖励。其中,拉动共建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达到100万的(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除外),一次性奖励共建企业或共建示范社区10万元。
具体而言,共建行动以产业共建为核心,兼顾实施就业激励、消费拉动、公益帮扶等。
将实施产业共建。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充分发挥共建企业、共建示范社区资源优势,立足共建农村社区土地、环境、人力、产业、市场、文化等资源禀赋,帮助社区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休闲康养、特色种植养殖,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竞争力;坚持精品化、品质化、高端化,聚焦特色农产品业态,挖掘梳理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源,帮助共建农村社区引进资本投资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乡村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将促进就业激励。支持加强乡村就业载体建设,有效促进共建农村社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参与合作社负责人、乡村振兴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人才的培训工作,以企业为平台吸引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将加强消费拉动。共建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定向采购、产品推销等消费帮扶行动,帮助做好农产品包装加工、销售平台搭建,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化销售水平,推动产销对接,帮助共建农村社区实现消费助农兴农。
还将开展公益帮扶。帮助共建农村社区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低收入农户、重度残疾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帮扶对象,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帮扶活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助推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幸福崂山未来的样子
根据规划,2022年,崂山区将在沙子口、王哥庄、北宅3个涉农街道选择试点农村社区,拟在每个街道确定3-5个结对共建试点,以社企结对形式开展共建,助推社区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长。将重点打造1-2个省市级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样板。
2023-2026年崂山区将逐步推广共建共促经验和共富模式;到2026年末,共建行动覆盖崂山区全部农村社区,全区农村社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环境不断改善,乡土人才加快集聚,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打造企业带动共富村20个、共富带5条,形成以强社区带弱社区共富联合体3个,助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倍增,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百万的奋斗目标,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崂山经验。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倍增,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百万……按照“作风能力提升年”部署安排,今年以来,崂山区把民生工作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将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风向标”,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改起,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初,崂山区政府工作报告,更为全面的明确了幸福崂山未来的样子。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崂山区将高水准打造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未来五年,安排民生投入550亿元,着力把“蛋糕”切好分好,努力创造更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精致农园、高端民宿、文创基地等富民产业,提升茶、花、果、蜜等特色农业的质量和效益,高标准建成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1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生态化、田园式、崂山范的美丽乡村;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2026年,新改扩建36所学校、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位1.8万个以上,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和区公共卫生中心,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低于82.8岁;每个社区都有1处居家养老服务站。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厚植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
伴随企业和社区在新的广阔舞台上舞出曼妙“华尔兹”,幸福崂山的未来图景徐徐铺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