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共舞”中认识可燃冰,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科普舰队开启第一堂课

6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市科协技术协会、胶东五市海洋科普联盟、青岛海洋科普联盟和青岛水族馆举办了“深海里找火种——探秘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实景科普讲解活动,开启了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科普舰队的第一堂授课。活动聚焦新能源,全方位探秘深海中的能源新秀可燃冰。海洋地质研究所水合物地质室副主任胡高伟研究员带领可燃冰科研团队的8名科研人员,通过讲解7个天然气水合物子实验室,介绍可燃冰的科学知识,让大家领略了“冰火共舞”的海洋科学魅力。

实验室探秘可燃冰神秘面纱

探秘之旅从青岛所“海洋地学之光”雕塑处开启,胡高伟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的建立、研究方向、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以及各个子实验室情况。随后大家在样品制备间看到了人工合成的可燃冰样品,见识了“可燃冰”的真面目。大家还在质疑这种冰是否真的可以燃烧的时候,科研人员现场点燃了可燃冰样品,洁白的冰上燃烧起熊熊火焰,观众不由发出惊叹。            

看完可燃冰样品燃烧之后,接下来观众在不同的子实验室里一层层解开了可燃冰的神秘面纱。在CT实验室,李承峰工程师借用一颗核桃和医院CT作比喻,介绍了CT探测的原理,向观众展示了深海沉积物样品及其CT影像,认识了可燃冰赋存的空间。在核磁实验室,纪云开博士介绍核磁共振的原理之后,用一个橘子和可燃冰分解过程的核磁影像对比,介绍了可燃冰在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在扫描电镜室,孙建业博士向大家展示了低温扫描电镜在可燃冰实验测试中的应用,扫描电镜可以将样品表面放大到几千至上万倍,在低温扫描电镜下,可燃冰可以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激光拉曼实验室,郝锡荦博士介绍了什么是拉曼效应,并以人的指纹作比喻,形象说明不同的物质都有属于自己的拉曼光谱,正是利用这个原理,科学家用激光照射可燃冰样品得到拉曼光谱,从而鉴定出可燃冰到底属于含有哪些物质。在XRD实验室,孟庆国老师借助磁力贴拼接介绍了可燃冰微观晶体5种主要的笼形结构,展示了可燃冰的衍射谱图以及如何确定可燃冰I型、II型和H型三种晶体结构类型。

最后,在微生物实验室,李晶博士介绍,在黑暗的海底没有阳光,却繁衍着大量的微生物,存在着冷泉生态系统,并详细讲解了与甲烷关系密切的微生物——产甲烷菌和嗜甲烷菌,介绍了研究这些细菌的意义;陈烨博士详细讲解了海底冷泉的概念和探测标志,如羽状流、特殊的生物群落等,向观众展示了海底原位系统观测到的冷泉周围生长的贻贝、管状蠕虫、盲虾、毛瓷蟹等生物。

本次的科普“云”课堂让观众们收获满满,不仅展示了我国可燃冰资源调查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展现了科学家的风采,还引发了网友对海洋科学、可燃冰资源的兴趣,让大家更加了解可燃冰这种新能源,激发了大家参与探索海洋的决心。

8项海洋研学课程持续普及

今年6月8日,由山东教育电视台、青岛市教育局、青岛蓝谷管理局、胶东五市海洋科普联盟、青岛海洋科普联盟、青岛海洋所、青岛水族馆等多家机构共同打造的“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科普舰队”正式成立,舰队的科普第一站就是走进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探秘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启蓝色海洋教育首航。

作为“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志愿服务队”的中坚力量,青岛海洋所始终以公益服务为前提,依托国家级科普基地平台,打造了一支以国家地质调查专项工程首席专家兼任科普首席专家,研究员为科普资深专家,优秀青年科学家为科普骨干,研究生为科普志愿者的50余人的金字塔式海洋地质科普志愿者团队,年均服务200多天,曾荣获2020年青岛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据悉,接下来,青岛海洋所作为入驻蓝谷的“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将带来一系列适合中小学生的海洋研学课程,包括《解密可燃冰》《从一把海砂说起——认识矿物与宝石》《乘风破浪的孢粉》《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保护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穿越百万年的黑瑰宝——海底多金属结核》《滨海一线地质研学旅行》《探秘“海洋地质九号”船》等8项,内容涵盖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微体古生物等多个领域。借着“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志愿服务队”和“山东省蓝色海洋教育科普舰队”成立的东风,青岛海洋所将继续秉承公益服务的初心,不断提高海洋地质科普水平和能力,持续普及海洋地质科学知识,为山东省海洋教育系列活动提供支撑,为全民海洋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新贡献。(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