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要不要给孩子报班?

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今年暑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双减”之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也就是说,家长们将迎来“双减”后首个没有学科类培训班的暑假。随着本周岛城中小学进入考试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也即将到来,家长和孩子计划怎么安排?还会报名暑期班吗?又会报哪些暑期班?

记者从多位家长中采访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家长暑假还会给孩子报名培训班,一半的家长给孩子安排的培训班至少一至两个,原因也各不相同,“想给孩子培养兴趣特长”“孩子自己爱好想要学”,也有的则是因为“家里没人带,送到培训班有老师看管”等。学一项运动或才艺,到博物馆、科技馆里过暑假,参加研学营、阅读营、社会实践活动……看来从学科到技能,走出学科类培训的中小学生们,也在生动鲜活的兴趣和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锻炼、发展。

孩子们暑期规划还是很忙?

丰富兴趣活动把时间填满

“虽然没有学科培训,但是暑期孩子也不会闲着,好像还是很忙啊!四个兴趣班,还有考级班、研学班,再加上在家自主学习时间,林林总总竟然都把时间占满了。 ”孩子开学升入六年级的家长刘女士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她认为暑假是锻炼和提升的好时间,所以尽量越充实越好。

“‘双减’后,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课程以外的东西了。 ”刘女士介绍,孩子一直学的兴趣班有围棋、画画、编程和足球,暑假也会一直坚持上,还会利用暑假集中时间专门攻克一下书法考级、机器人等级考试,为此,还需要上两个考级班。 “有的家长报班,是因为上班没办法看顾孩子,只能塞进培训班了事;有的家长报班,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我家报班,更多的是基于孩子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所有的培训班,都是在和孩子商量后报的。 ”刘女士告诉记者,这次以阅读和博物馆文化为主题的5天研学班,也是孩子主动要求的。 “再一次盘点,这些兴趣班没有哪个是可以轻易去掉的,但是面对高昂的学费和将要花去的精力,我和孩子也必须都有所准备。 ”刘女士担忧道,为了给孩子一个充实的暑假,报班背后经济、时间、精力成本也非常大。

下学期将升入四年级的栋栋爸爸黄先生则不以为然,“我想暑假就应该有个暑假的样子,初步计划让儿子以看书和看纪录片为主,其他的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自主安排。 ”黄先生想等孩子考完试,一起做一个暑假规划,列上家务劳动、科学实验、社会志愿服务等。 “目前唯一给孩子报的培训班,就是他自己要求的游泳班。 ”黄先生感觉,这一年“双减”后,负担减轻特别明显,作业少了,测验少了,期中期末测试也不难了,孩子的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随之家长也没那么焦虑了。

培训机构怎么还是很热闹?

从学科转向“素养”花费不菲

“和去年暑假相比,变化挺大。 ”家长陈妈妈反映道,去年暑假,女儿的暑假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各占“半壁江山”,英语、数学、语文三门主课全覆盖,音乐、游泳两门非学科类。“双减”后,假期没有学科类培训了,但今年,陈妈妈也找到了替代办法,“语文学科其实主要是阅读和作文,所以我又给女儿报了阅读素养班,报了编程班拓展思维。又找了一位英语家教,算了费用后,竟然跟去年花费差不多。 ”陈妈妈说道。

近半个多月来,不少岛城家长已被暑假班的推广“狂轰滥炸”,众多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及从原来学科培训转向“素养提升”的培训学校,都启动了暑假班报名模式。采访发现,“双减”后这个暑假,家长给孩子安排的暑期培训,虽然从往年的“学科类”+“非学科类”模式变成了现在的全“非学科类”模式,但孩子该学的知识、技能也同样没少,暑假报班的花费甚至还增加了。

记者在市北区一家大型培训机构采访发现,从原来专注英语学科培训到现在的青少年素养提升中心,暑期开设的阅读班、写作班、思维班、绘画班、英语绘本班、编程班等几乎都爆满。同样热闹的还有体育类培训机构,游泳班、篮球班、轮滑班、体适能班等都聚集了不少家长报名咨询。

家长吕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在市南区读二年级的女儿已经参加完学校组织的无纸化测试,基本等于开启了暑假模式,所以吕女士正着急地在给女儿排暑假班的课表,看上去非常“豪华”。“7月份除了1个周出去旅游,另外3个周上下午的课都满了,有编程、舞蹈、国画、书法、游泳、阅读。”吕女士表示,报这么多班,一是因为暑期学校没有作业,又不能上学科类培训班,所以可以把时间放在拓展兴趣爱好上,并且孩子在书法班、阅读班都能补充一些学科知识;第二个主要原因则是因父母双方都是双职工,暑假必须要给孩子找个去处。

多位家长表示,面对“双减”,非学科类培训班的报班计划并没有减少,并且支出也更大了。还有的家长透露,为了在假期给孩子把落下的学科课程补一补,也会考虑请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大学生勤工俭学家教。

快乐充实的暑假到底怎么过?

合理规划寓教于乐全面综合发展

可以看到,暑期多数家长仍然选择报班,只是对象从文化课变成了技能培养类课程。但多位老师和专家也提醒,在项目和兴趣班的选择上,不要盲目,不要跟风,更不要以多为好。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可以怎么安排?让它既丰富又充实。相信一定既不是将孩子的时间填得越满越好,也不是彻底自由放任随心所欲而为。多所学校日前均发布了“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对暑期规划专家建议,家长和孩子不妨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定制属于你的专属假期。首先,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梳理暑假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想要抽时间完成的事情,包括健康的作息安排、学习活动日程规划、学习和课外兴趣活动的针对性训练计划等。在执行计划时,同学们可以采用自主打卡的形式,如文学素养方面的诵读打卡、口算训练打卡、英语单词积累打卡、运动打卡等,实现积累式的阶段学习成果。

其次,这个暑假同学们肯定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兴趣培训建议按照自己的不同情况来安排,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都有差异。兴趣特长发展可以在假期得到提升和巩固,比如可以侧重一些运动类的练习,学习一种泳姿、运动体能训练等都适合在暑假集中进行,效果也会比较明显,在整个过程中也会有成就感。第三,暑期是阅读的酣畅时期,这两个月基本可以实现阅读自由。阅读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兴趣进行选择。同时,建议拓宽一些非虚构文本的阅读,比如科学杂志、报刊等阅读,增加阅读广度。喜欢文学类阅读的同学,也可以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线性阅读和比较阅读。同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梳理阅读思路,等到新学期开学时拿出来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最后,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暑假正是让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的最好时机。旅行、研学、社会实践等都是暑假的一块重要内容,建议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打卡景点写一写游记,可以进行博物馆的探访活动,可以固定每天每周做一项家务,可以到社区做小志愿者等,在异彩纷呈的实践中锻炼、发展。(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