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4日讯 今天,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开放日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执法监督员、志愿者代表、市禁毒办、市司法局、李沧区禁毒办、李沧区关工委、驻地等单位领导及新闻媒体朋友共30余人参加活动。
与会人员观看了青岛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工作宣传片,到指挥中心观摩了戒毒人员康复劳动、康复训练、课堂教学等,参观了禁毒教育基地。
座谈会上,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光京介绍了所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工作。自2014年转型以来,截至目前已收治戒毒人员2437人,所内戒断率达到100%。在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和扫黑除恶行动,深化平安青岛建设中,始终把开门办戒毒和疫情安全放在优先突出位置。仅2021年度,禁毒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学习30余批次,接受教育2000余人次。“6.26”国际禁毒日到地铁站、文化广场等发放宣传册页3万余份,受众2.7万余人。到大、中、小学及社区等,开展禁毒宣传、法制教育50余次,听课师生达2万余人次,禁毒戒毒宣传“七进”行动成为常态。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持“高于地方、严于平时”“战时状态、严防死守”“全封闭执勤模式”,实行7+N+N轮换模式,最长时间达112天才轮换一次,参加封闭执勤已达2896人次,干警平均参加封闭执勤480余天。目前,仍实行战时状态,继续诠释戒毒人民警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纪律严明的责任担当。
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新锋在活动中指出,通过开放日观摩和交流,有利于大家近距离体验、深入了解戒毒工作,增进大家对禁毒、戒毒事业的认识,能够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参与禁毒工作。戒毒所取得的成绩,与广大警察职工的敬业精神和拼搏奉献分不开,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坚持严格的防疫要求,一直坚持封闭执勤,严防死守,绝不让疫情进入所区。广大干警撇家舍业,一批一批地投入到封闭备勤执勤。希望继续发挥战斗精神,再接再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不懈探索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矫治途径,在提升教育矫治质量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做到戒毒工作“走在前、开新局”。同时,希望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戒毒工作,同心协力把戒毒工作做好,共同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出一份力!
市禁毒办、李沧区关工委和李沧公安分局的领导做了交流发言,对青岛戒毒所“战疫情、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给予称赞,对所地合作共建、共同打造禁毒戒毒社会支持体系,发挥专业戒毒优势,禁毒宣传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在活动中,大家还参观了设在该所的“禁毒教育基地”,重点了解了如何防范各类“新型毒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陈晓邦)
相关链接:
来自戒毒警察的警示———
你了解“新型毒品”是什么吗?
说到毒品,一般知道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这类,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01.“上头电子烟”
“上头电子烟”是在电子烟油中添加“合成大麻素”等违禁成分的电子烟,“上头电子烟“外观虽与普通电子烟相似,实质是新型毒品。吸食后会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毒瘾,过量吸食则会出现昏迷、休克、窒息、猝死等情况,危害性极大。2021年7月1 日我国对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实行整类列管。
2021年11月底,长沙警方破获特大互联网贩卖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案,警方共抓获涉毒嫌疑人员781名。
02.可以“吸”的邮票
LSD致幻剂,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味,极易被人体吸收,该毒品具有极强的致幻危害,可引发瞳孔扩张、心跳过速、身体麻痹、震颤等不良反应,并诱发自残或伤害他人暴力行为。不法分子将预先印好的纸张浸进LSD致幻剂溶液,制成与传统邮票颜色近似的成品,因此这种毒品又被称为“邮票”。经常出现在酒吧、K歌房等场所。
2021年4月成都海关连续查获两起利用国际邮包,走私新型毒品LSD致幻剂入境案,查获毒品LSD致幻剂共计105张,净重2.2克。
03.“聪明药”
这种毒品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智商的能力,大量摄入可导致焦虑、兴奋过度和精神狂躁,长期使用可成瘾,对身体危害极大。
04.“迷幻蘑菇”
该毒品中含有生物碱具有较强的致幻危害,食用后可使人激动、焦虑、意识模糊和精神障碍,诱发自残和自杀行为。
05.网红 “减肥药”
该毒品有致幻危害,可导致焦虑和精神紧张,并诱发高血压、心悸、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健康。
如何辨别、远离毒品——
1、收到礼物时仔细检查
毒贩诱人沾染毒品的招数之一,就是提供各种“礼物”让人免费尝试。等“猎物”上瘾后,再出高价出售毒品,或者以毒品控制吸毒者进行违法活动。
2、防范外界诱惑
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吸引,如果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就可能使毒贩有机可乘。
3、严防“毒友”
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渴望认同,加上安全防范意识不成熟,就可能因为同伴压力等因素尝试毒品。很多吸毒者都是因为结交了一些“毒友”,逐渐丧失了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最终被引诱吸毒。
毒品,化身千万,让人防不胜防,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一旦被毒品掌控,就难逃它的魔掌,希望大家谨记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