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创建 | 青岛:创新德育方法,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30日讯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我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创新德育方法,打造特色品牌,引导未成年人坚定“四个自信”,锻造理想信念;弘扬主流价值,涵育中华文化,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滋养文明风尚,培育文明习惯,全方位、多层次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心田。

青岛八大峡小学举行庆“六一”学党史跑酷定向赛。

青岛八大峡小学的德育大课不只是思政教师讲,每位任课教师都在讲;思想道德教育不只是课上讲,校园内外时时处处都在讲。学校通过打造“峡光海韵”德育特色品牌,构建自上而下的德育一体化管理体系、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峡光少年”评价体系三条育人主干道,整合多资源、多途径,形成多要素贯通育人的良好局面。为更好地呵护学生们的心灵,学校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形成课上课下联动、校内校外互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良性发展机制。组织全体教师与每一名学生牵手结对,定期举办“导师来我家”走访活动,走访到每一名学生家中。通过撰写“点亮心灯”关爱指导记录,为每一名特殊学生做好个别化教育档案。学校还把“家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为家长量身定制符合需求的课程内容同时,引进优秀家长课程,家校合力形成教育同盟。在社会资源统合利用方面,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研学平台和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已有青岛航海展览馆、团岛灯塔、李慰农烈士公园、中国海警“双鹰舰”等十余个海洋国防研学实践基地。

青岛东川路小学学生在茶艺课上学习泡茶、品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青岛东川路小学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浸润,加强学生核心素质培养。优化“晨诵、午赏、闲读、暮思”经典诵读课程,打造“布艺”“陶艺”“茶艺”“香道”等特色课程,开展以“礼、智、体、诗、书、艺”为主题的六艺节,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师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主题活动。打造以“锦绣中华”为核心的节日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胶州市香港路小学绘制好习惯银行流程图。

“行长,我这有2200元H币,想兑换一个书包。”“我要用1400元H币换一个文具盒。”……在胶州市香港路小学,有一个“好习惯银行”。跟一般银行不同,“好习惯银行”储蓄的不是货币,而是学生们的“好习惯”。该校希望通过此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全方位、多层次对未成年人开展德育教育。目前“好习惯银行”自上而下建立起三级银行,即学校总行、班级分行、个人银行。其中,学校总行牵头抓总,负责“好习惯银行”的管理监督、总结汇报等工作;班级分行具体做好学生个人银行的收入分配与统计工作;个人银行由学生自己支配,是个人好习惯的储蓄场所。根据学生日常德育表现,学校总行和班级分行将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好习惯银行”进行量化,奖励面值不等的流通货币Happy币(简称H币)储存在银行里,学生可根据个人储蓄情况兑换自己喜欢的文具、书籍和玩具,也可兑换班级和校级的工作锻炼岗位。学期结束,学校总行还将依据学生个人储蓄情况评选“四好少年”等荣誉。通过创建“好习惯银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在学校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