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日讯 海量物联网设备、大数据涌现,云服务和不间断视频流激增的当下,如何缓解流量压力、输送延迟?……大数据运营也迎来“重心下移”的紧迫课题及前沿解决方案:在靠近源的“边缘地带”处理数据,比将数据发送到云和从云中发送更有效!把分布式的数据计算中心移近到用户端,市南区已率先“试水”,建成该区第一家边缘计算平台——城运集团省级边缘数据中心,并加快推动这个新的大数据平台提质增效。
不久前,由市南区推荐上报的属地注册企业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公共交通大数据中心,跻身山东省第一批省级边缘数据中心试点建设名单。作为市南唯一的一家省级边缘中心,成为提升大数据效能的前沿探索者。
“所谓边缘计算,其实就是在靠近数据输入或用户的地方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带宽。”市南大数据局数据科负责人介绍道,青岛公共交通大数据中心今年3月完成项目验收,建设包含云平台基础设施、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分析和展示系统、通信传输网络等功能。建设1个数据混合云中心及云中心的运维、运营和网络安全等系统,提供约3700核CPU算力,约26000G内存,650T以上存储空间。
“这一系列功能和数据,意味着我们能够在靠近用户端,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底层资源的易扩容性和高稳定性,”城运集团工作人员介绍道,边缘侧引入数据分析与业务自动处理能力,智能化执行本地业务逻辑,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城运集团搭建以大数据全栈技术能力为支撑的大数据应用系统。计划近期完成数字大厅可视化系统一期建设并在数据中心部署。
目前正在全力强化边缘数据中心的单机架功率、经济贡献、社会效益等指标建设,提升数据中心云服务能力。
以数据中心为底座,一系列边缘计算的课题研究和应用创新正迅速展开,包括梳理设计城运集团70余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标准、各业务板块的指标体系等等,支撑运行态势掌控、生产决策辅助。
作为其中一项重点课题,城运集团正在搭建公交线路运行分析模型,精细化分析线路圈次时长在工作日/节假日、高峰/平峰、不同天气下的分布规律,为排班、调度提供指导。(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钱卓)
责任编辑: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