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美术馆“传承”上新,百年窦氏呈现本土艺术世家样本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1日讯 "世纪岩松——百年青岛·窦氏艺术世家传承作品展"开展之际,一场有关窦氏艺术世家成就与传承的学术研讨会今天率先在市美术馆举行。作为青岛市美术馆正在打造的品牌系列展览"传承——青岛本土艺术家艺术文献系列展"之一,透过这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本土世家典型样本,将不断完善青岛美术名家个案研究序列,让青岛本土艺术传家的文脉走向日益清晰,同时彰显艺术的地域文化特征。

青岛,是音乐之岛、影视之城、水彩之都,而在这些领域中,都活跃着窦氏艺术世家成员的身影。窦氏于上世纪上半叶自潍县移居青岛,百年来五代人在书法、美术、音乐等诸多艺术门类皆有所成,从事艺术行业且有成绩者愈20位,在青岛本土乃至当代中国书画界可谓影响卓著。第三代大哥窦世杰多才多艺、博文广识;二哥窦世魁则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元老级人物;三哥窦世伟近年在山水画上颇有成绩;小弟窦世强精于水彩、版画、钢笔画诸多门类。第四代更是走出青岛,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其中有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第三代演奏《梁祝》的杰出代表窦君怡,著名画家窦大毛,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的曹安俊,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团二提琴副首席曹安杰等。至今艺术传承已经延续到第五代 ,其中不乏考入阿德莱德大学、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者,显示出家族文脉如松柏之茂延续传承。

以窦世魁、窦世伟、窦世强、窦大毛为主要参展艺术家的"世纪岩松——百年青岛·窦氏艺术世家传承作品展",是"传承——青岛本土艺术家艺术文献系列展"的第四场展览,将展示青岛百年窦氏艺术世家的整体艺术面貌。该系列展是青岛市美术馆立足本土艺术发展,以艺术史进程为学术方向举办的青岛本土艺术家的专题展览活动,涵盖美术、书法等艺术门类,通过兼具学术性、历史性与人文性的展示,将不断完善岛城美术名家个案研究序列,彰显艺术家们的艺术理想、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此前,系列展览已经推出了"诗梦绕藤花——王君华、王家栋父子书画篆刻作品展""澄怀静思——王春生水墨展""翰墨风度——孟庆泰先生书法篆刻展"。

主办方青岛市美术馆今天召开的专题学术研讨会,邀请青岛知名艺术史论专家、艺术家、评论家,共同围绕窦氏艺术世家的艺术成就、在本土艺术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以及青岛本土艺术传家的文脉风气展开研讨。

研讨中,著名美术史论家邱振亮肯定了青岛市美术馆"传承系列展"已经呈现出的学术特色,并特别提及窦氏艺术世家第四代窦大毛的《青岛史画》,在青岛美术史上里程碑的一笔。他同时提及窦氏艺术世家对青岛城市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他看来:一个家族的艺术面貌正是一个城市艺术面貌的缩影,其发展和传承的方式给予我们启示。著名版画家张白波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以书香门第这种单元形式进行的,窦氏艺术世家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对整个社会都有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青岛的文化史学者臧杰从美术、音乐两方面梳理了窦氏的艺术传承,他认为从第一、二代窦氏成员所从事过的民间美术创作延续到第三代的年画、连环画创作,是有着明显代际关系的民间美术连贯的传承过程;另一方面,窦氏家族的音乐传承绵延五代,贯穿整个青岛音乐史的发展,由此两个方面,臧杰认为,窦氏家族的艺术传承是伴着城市的进程尤其是城市文化的进程而形成的。

关于艺术传承和家族文脉,第三代窦氏艺术世家成员、参展画家窦世伟认为:能够成为青岛地域的一个艺术家族现象,首先是在家风家教上强调"敦厚做人,好好做事";在具体艺术传承上主要是大哥窦世杰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窦世杰对弟、妹包括下一代人的艺术培养都做了相关的规划和指导,并逐渐在家族内部养成了热爱艺术的风气。

提及艺术世家窦氏家族对青岛的艺术的影响,著名水彩画家高东方认为,窦家的艺术影响不仅在家族内部还承载了台东区域的艺术传承,周围的画家因此而受益。他认为青岛是个艺术的城市,移民文化和码头文化影响了青岛的城市文化,窦家自上世纪上半叶来到青岛跨越了巨大的时间跨度,这个家族的艺术传承其实也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一种呈现。青岛市美术馆馆长迟涛认为,窦家在青岛历史上是一个有艺术传承意义的大家族,跨级多个艺术门类,且家族的艺术传承跨度时间长,几乎和青岛的城市发展历史同步。

此外,文史作家李洁、画家都国桢以及未能到场但专门撰文参加研讨的前市音协主席连新国,都通过回忆与窦家几十年交往经历,讲艺术往事,连新国还作为见证者,讲述了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窦君怡在青岛市歌舞剧院工作时期对艺术的刻苦钻研和精益求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通讯员 李苑 孙坤)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