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4日讯 《青岛市城阳区智慧农业发展规划》近日发布,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基于5G+物联网技术,上马5000亩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种植取得明显成效,获得山东省5G智慧农业试点示范项目和青岛市“5G十佳示范场景”荣誉。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城阳智慧农业逐步成为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业态。具体来说,规划提出了新增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10个,引进智慧农业专业人才50人,争取省部级创新示范项目8个,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8个,培育智慧农业实用技能人才500人等。
山东省把加快建设智慧农业作为统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济南、青岛、潍坊三个智慧农业试验区。青岛市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先导市,强化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城阳区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目前,城阳培育了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华为九天智慧农业全球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主体和平台,研发了海水稻物联网监测系统、农业“后土云”等一批成果。
“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智慧农业示范和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个领域提出了14个重大战略工程。”城阳区智慧农业专班负责人招吉奎介绍,在东部智能生产示范区,依托东部地区特色林果、蔬菜、花卉、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物联网、智能农机具等应用,打造集实时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精准作业为一体的农业智能生产示范样板;中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示范区依托山东产研数字农业研究院,以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数据、信息、人才、技术、资金与农业高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新生态;西部新型业态培育示范区依托盐碱地稻作改良基地及华为九天智慧农业联合创新中心,重点打造盐碱地稻作系统智能化新业态发展模式。
城阳将依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青岛农业大学,整合各类研发资源、链接高校院所和企业,以科研为引领,以产业为导向,搭建融“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山东产研数字农业研究院。开展数字农业技术原始性创新、系统集成创新、产品化验证,催生新型数字农业产业。重点培育以农业数智化为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研发面向大田、设施、畜牧、水产等多领域多应用场景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以山东产研数字农业研究院为核心,在东、中、西三大示范区开展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发挥好综合示范作用。
同时,依托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产业园,针对耐盐碱作物育种需求,研发推广作物表型信息获取技术装备,建设数字化耐盐碱作物育种智能服务平台。以青岛农业大学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海利尔药业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争取国家级创新示范项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