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0年累计收缴公积金2547.26亿元,超40万户家庭享受公积金低息贷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5日讯 今天上午,观海新闻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从1992年7月正式建立,运行至2022年6月末,已累计收缴公积金2547.26亿元,为职工提取公积金1739.17亿元,发放贷款1208.96亿元,实现增值收益117.12亿元,上缴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89.2亿元,在服务全市大局、支持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建立以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打造了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的运作模式,构建了“全员覆盖、租购并举、高效便捷”的保障体系。在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等群体纳入制度保障范围的同时,为乡村医生、退役军人和专业化村书记缴存公积金,积极争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公积金制度试点,推进社会各群体全员缴存。目前,青岛市共有缴存单位7.16万个、实缴职工187.61万人,今年上半年收缴公积金149.82亿元,同比增长15.32%。

根据购房群体特点,青岛市调整出台差异化贷款政策,2020年4月起,创新试点共有产权公积金贷款业务,将贷款惠及面扩展至个人与国有企业共有产权住房。今年将夫妻双方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由60万元提高至80万元,单方申请的最高限额由36万元提高至50万元;进一步降低申贷门槛,缴存时限由满12个月缩短为6个月,将二手房贷款期限与房龄之和最长不超过30年延长到50年,不再按房龄阶梯式提高首付款比例,支持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30年来,青岛市共有42.44万户家庭享受公积金低息贷款优惠,支持职工购房面积4335.89万平方米,拉动住房消费3288.04亿元,为解决住房困难、提升住房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1992年发展至今,市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边界不断拓宽,提取情形由4种扩大到12种,涵盖了购房、还贷、离退休、失业等各种类型,既支持职工提升购房消费能力,又帮助困难群体减轻经济负担。加大租房支持力度,不断放宽提取条件、提高提取额度,累计帮助20.47万名职工减轻租房压力,为广大青年人和新市民群体提供租房资金支持。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累计为职工提取303.32万元,提高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城市有机更新。

市住房公积金资金增值收益持续提高,2021年增值收益率达到1.8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位居第二。在全国首创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支持租赁型人才住房建设,购买426套租赁型人才公寓,首批人才已于今年4月份入住,其中具备全日制硕士学历和中级职称以上的占65%,实现了支持全市租赁住房建设和服务招才引智“双促进”。

30年来,青岛市共设立11个住房公积金营业大厅,实现7区3市服务网点全覆盖,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立了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爱山东”App、“爱山东青e办”App、支付宝等渠道组成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如今,不仅提取业务类型已实现“全网办”,而且多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已成为历史。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公积金数据资源优势也不断凸显,企业凭借良好的公积金缴存信息可以零材料、无抵押、全线上申请信用贷款,已累计帮助近5800家小微企业融资13.59亿元,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深挖个人公积金信息市场价值,目前,通过合作银行已为24.08万名职工提供公积金信用消费贷款309.46亿元,以公积金为支点促进社会消费扩容提质。

住房公积金是胶东经济圈协同合作的重要维度,青岛市牵头建立胶东五市住房公积金联席会议制度,在信息共享、互认互贷、政策协同、司法互助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自2020年开启一体化进程以来,胶东五市间共办理异地转移2.86万笔,发放异地贷款7.07亿元,胶东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