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规为啥实践起来有困难?看看山东这份调查结果怎么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2日讯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以高素质的国民为基石。为摸清我省公众生态环境素养现状,量化检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成效,助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组织了我省首次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调查,并对外发布调查报告。

所谓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即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公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表现。此次调查通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邀请公众在微信移动端填写问卷的形式开展,重点考察和了解我省公众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态环境意识、行为倾向及在部分生态环境领域的行动特征情况,范围覆盖全省16市,共回收有效样本2715个。

数据显示,受访者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总体良好。其中,常识性的、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或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知识(如环境日、雾霾、垃圾分类、严重环境违法入刑等)答对率均高于80%。环境监督举报热线答对率不到七成(67.92%);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概念相对抽象,常被普通公众所忽略,该题答对率仅为21.88%;臭氧作为新污染物,相对于雾霾等污染物不被人们所熟知,该题答对率为65.82%。

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受访者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整体好于农村受访者;男女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年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整体呈橄榄球状分布,26-55岁受访者表现普遍好于其他受访者;受访者受教育水平越高,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就越好;从受访者所从事职业来分析,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环保社会组织人员整体表现最佳;从收入方面来看,平均月收入不及2000元的低收入受访者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不及更高收入群体。

根据报告结果来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持续的科普宣传,我省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整体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多数公众具备较高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特别是对常识性或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的掌握较好;公众大都认同并能积极践行简约绿色的生活方式,在关注环境信息、低碳出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关爱野生动物等领域有较高的践行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这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活实践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垃圾分类新规变成了热门话题,而在实践中还面临很大困难。受访者普遍认为阻碍垃圾分类的因素有“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善”及“缺乏约束和强制措施”。垃圾分类在收入、职业和地域上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平均月收入2001-8000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垃圾分类意识最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基层社区及环保社会组织人员垃圾分类习惯较好,泰安、德州、滨州、菏泽4市受访者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地区。

报告显示,公众在垃圾分类、绿色消费、环境监督、志愿服务等领域践行度不高,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此外,报告还反映出公众对生态环境部门的政策举措及较专业的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不多,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素养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报告还从引导公众履行责任、端正态度、提升能力、践行规范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省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