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网”兜住社会治理要素!青岛全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三我”活动累计办理群众诉求670多万件,街道(镇)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100%,建成智慧安防小区(村庄)11232个

青岛全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城市的美好,源于城市中每个人的奋斗与创造,背后是良好的社会治理水平。

2020年5月,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近年来,青岛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进一步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布局、创新治理方式,构建起市级统筹主导、区(市)组织实施、街道(镇)抓基层基础、城乡社区开展网格要素治理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助力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强基”“健体”筑牢社会治理网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青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基础工作,健全体制机制,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中,也必将把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力量,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三基”建设是筑牢社会治理根基的关键举措。青岛制定《关于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规范“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建立城市社区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4023个,划分楼栋党小组8900余个,确定党员中心户3.5万余个,建成网格党群服务站2018个,培育网格“红色志愿者”队伍2800余支推动党的工作进楼入户,延伸到“神经末梢”。

——做实基础工作。发挥自治强基作用,完善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五年发展规划。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学校安全管理办法,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打造“崇德尚礼”德治品牌,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涌现出宋玉武等一大批见义勇为模范群体(个人)。

——提高基本能力。以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全市各级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组建“青岛市政法系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全力提升青年政法干警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水平。

健全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我爱青岛·我有建议·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我”活动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主平台,活动自2020年开始以来累计办理群众诉求670多万件,落实群众建议6万多件,办理诉求和落实建议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5%、99%以上。

在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机关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救助帮扶等贴心服务。完善党领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142处,1.8万个社会组织、3万名社工、170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第一线。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网格五级全面搭建群众议事协商平台,创新议事协商形式,打造“有事来商量”品牌,努力实现“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解决”。

构筑全周期全领域风险隐患防范体系

市域既是矛盾风险的产生地、集聚地,也是化解重大矛盾风险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影响最小的“缓冲区”和“协调器”。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进一步发挥市域统筹力量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全周期、全领域构筑风险隐患防范体系,增强城市治理的“弹性”和“韧性”。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谋划建设“金智谷”,开展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深化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构筑智能化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把好公共安全风险源头防范关,完善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232项,排查整改各类隐患28万项。

——聚焦重点利益群体,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部署开展了“事要解决”攻坚行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实行驻在式督导。将全市1397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部纳入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63家,建立特色品牌调解工作室183个,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0万多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街道(镇)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100%。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隐患。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67个,抓获黑恶犯罪嫌疑人4963人,主要战果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四种形式”防治黑恶问题工作机制,被全国扫黑办推广。

青岛还以“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为目标,开展街道(镇)、社区(村)、网格三级平安创建和行业平安创建活动,力争把风险隐患解决在发生之前,为全社会树好治理导向。

“一张网”兜住社会治理要素

在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当下,要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更需注意社会治理要素的统筹兼顾,用精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都能切身感受到社会治理的力量和温度,积小平安为大平安。

为此,青岛加快推进“多网融合、一网治理”,把社会治理要素纳入“一张网”,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全市划分基础网格1.4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5万名,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无缝隙。

推进多网融合,创新实施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体系、网格标准、网格力量、平台系统、数据资源、工作机制等六项融合,推动基础网格和部门行业网格融合统一、社会治理条块资源互联共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化智慧治理,高标准建设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横向联通各相关行业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网格六级,实现全域网格画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心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收集共享治理数据1.08亿条。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整合共享全市视频监控资源20多万路,建成智慧安防小区(村庄)11232个,入室盗窃案件较2019年下降30.6%。(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通讯员 宋明鑫)

青岛日报2022年7月28日2版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