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青岛)研究院院长姜大川:当好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的“红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3日讯 高校有科研能力和成果,企业有产业化需求,供需两头旺,但中间的转化环节却并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究竟难在哪?过去总认为是高校和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实际上是因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没有着眼于市场实质需求。”从事硅材料研发及产业化近10年,让姜大川成为一名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独到见解的创业者。

2012年,姜大川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随即留校任教。当时,一家企业看中了实验室的一项硅材料成果,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姜大川担任技术副总。“在实验室阶段,我们的硅材料提纯技术和产品都得到了验证,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距离产业化就差‘最后一公里’,实际上是‘十万八千里’。”

团队首先遇到的就是生产设备问题,实验室的设备无论是精度还是规模都达不到要求,找工厂做设备、调试设备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后来生产的样本,虽然指标达标,但因为不符合市场流通的标准化要求,无法进入生产体系,丧失了不少客户……走了不少弯路之后,姜大川带领团队开始了二次创业的艰辛历程。

2015年,由民营企业控股、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参股设立的新型研发组织——大工(青岛)研究院成立,姜大川担任院长。他带领团队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围绕市场化需求,开始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

研究院确立“市场+专利”发展思路,把精力投入外部市场,通过与市场的高频接触,锁定明确的市场需求,再根据市场需求引进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与市场的匹配,进行二次研发。以市场需求定科研项目转化方向,实现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姜大川认为,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是简单的顺承关系,而是分为科技成果、科技临床、产业化三个阶段。“科技临床类似于医学临床,有时需要若干期才能够实现产业化。”

为了帮助科技项目走过“临床”阶段,研究院建立了一套介于研发方法与生产体系之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认证体系,开发了环链结构实施成果产业化的方法,对应形成了涵盖对人才、科技、资本3大类、15个维度,近300项指标的成果产业化能力分析体系,将科技支撑、运营管理和金融服务等导入项目开发全周期,提高对科技项目、中试试产、科技企业的识别度。研究院牵头起草的《高校科技成果环、链结构产业化指南》也成为国家第一部指导高校科技成果如何实现产业化的团体标准。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败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具有职业化的技术型人才。成立之初,研究院便定位为推动博士后创新创业。

“博士后既有技术基础可承担解决科技成果的技术问题,又是具有可塑性的年轻人。培养他们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可以承担产业化的综合管理工作,非常适合科技‘临床’这个领域的人才需求特征。”姜大川介绍,博士后缺乏创业的能力,需要前述的认证体系给予指导,博士后按照要求逐步完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项环节,也同步提高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产业化。

目前,研究院拥有自身的科技研发团队近20人,外地引进人才占了60%,委托培养和引进10余名博士后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骨干,并孵化了4家博士(后)创业科技型公司,其中有2家高科技企业。

在清华大学牵头的科技部项目成果《创新影响力:标准化研究与实践》一书中,大工(青岛)研究院被收录到18个企业创新典型案例中。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大工(青岛)研究院处在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前沿,尽管所做的工作微小而具体,却是我国众多科技创新创业探索的缩影,为我国高校产业化研究院发展探索了发展新模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