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8月2日讯 今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作为全球庆祝活动项目之一,今天上午,“凝光溢彩——2022青岛国际玻璃媒体艺术展”在青岛市美术馆罗马展厅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也是我国唯一一项成功申报并被审核通过的国际玻璃年活动事项。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瑞典、波兰、拉脱维亚、英国、荷兰、以色列和中国等14个国家的121位艺术家近200组优秀玻璃作品齐聚青岛。
2022国际玻璃年以“庆祝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创可持续、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为主题,重点推广玻璃的材质特性与极致功能所形成的科技和文化成果。在今年早些时间,联合国国际玻璃年组委会官网即面向全世界征集重要的玻璃年活动事项,并通过审核、筛选,择优选取优秀活动项目予以公布。青岛市美术馆的《凝光溢彩——2022青岛国际玻璃媒体艺术展》经组委会的严格筛选,从申报的1127项活动中脱颖而出,与全球251项活动一起共襄“玻璃时代”的伟大盛举。
玻璃作为⼀种古老的材料,在我们的城市环境中是如此普遍而常见,我们被其包围以至于忽视了它的存在。而对于艺术家而言,玻璃却是一种独特却又神奇的材质,它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透明、折光、反射,直观上的物理特性让它成为众多艺术媒介中的一个异类,扑朔迷离,令人沉醉,留给艺术家更多想像和发挥的可能性。此次展览的独特意义即在于:让我们重新看到“玻璃”作为艺术家表达观念的⼀种材料媒介的观察、记录和探索。
在展览启幕仪式上,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次极为罕见的国际玻璃艺术大型综合性展览,此次展览以艺术城市之名,将“人文青岛”的名片推送给世界,同时也将世界顶级玻璃艺术视觉盛宴呈现在青岛市民身边。此次展览在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当下举行,将进一步彰显青岛艺术城市的特色,丰厚城市文化内涵,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国际玻璃艺术迅速发展,但直到最近十年,中国玻璃艺术的独特性和卓越性才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欣赏。今天的展览现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一道,当代的中国艺术家们也展现了自己对于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陌生的材料让人惊叹的艺术探索,让观众叹为观止。秦岭的《默照系列·春梦》,李文的《枯山水》,周刚的《新衣》,何怡萱的《永恒的瞬间》,朱丽越的《不可见的对话》,都让人们看到玻璃所呈现的极为直观的具有文化传统的诗意表达。其中朱丽越与丈夫、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伊万·巴勒斯蒂罗斯·西蒙共同参展,并作为代表到场,他们相邻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呈现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也引发观者的高度兴趣。
所展出的作品中,许多作品兼具了实用功能和审美特征,塑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对器物美学的认知,也体现了中国及全球艺术家对艺术的深刻认知和敏锐的见解,玻璃的物理特性所带来的独有的视觉冲击震撼众人。
此次展览的高级学术顾问麦克尔·罗杰斯和艺术总监张所家分别通过视频为展览发来贺词,罗杰斯之前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就我个人在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美国工艺玻璃学院教学的经历而言,从2007年开始,我们接受了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学生进入我们的研究生项目。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张所家教授和他的学生参观了美国工艺玻璃学院项目,他的学生和我的学生合作了一个为期⼀周的项目,主题是微观和宏观。我记得我问我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北美人,他们在创作作品时汲取了多少年的文化历史作为灵感。他们回答大约200年。然后我问来自中国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他们回答大约5000年!”他表示,在这场展览上,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相遇创造的结果是显著的。
展览将持续到9月4日(逢周一闭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可在青岛市美术馆预约小程序上预约参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