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舆论监督回头看|圈占车位、小广告泛滥反复回潮,如何跳出治理怪圈?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促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舆论监督栏目今年以来,聚焦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各类难点、堵点问题,推出了大量舆论监督报道。报道刊发后,各部门、各区市积极回应、迅速整改,深刻剖析、举一反三,有效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曝光—回应—解决”的闭环督办机制,为推动青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督促各级各部门提升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本周起,“三我”周刊将推出《舆论监督·回头看》栏目,针对地锁圈占车位、小广告泛滥、消防通道堵塞、散装水乱象等市民关注的问题展开深度回访,就整改效果和督办机制深入调查,以曝促改、以督提效,努力推动形成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圈占公共车位频繁回潮

效果评价

根据点面整改情况、投诉人及附近居民、商户满意度、随机回访满意度综合评定

公共空间被地桩、地锁、杂物圈占沦为“私用”,一直备受人们的诟病,也是百姓投诉的热点。此前,本报曾报道过李沧区向阳二路、市南区吴兴一路和台北路一号院、崂山区合肥路私装地锁、杂物圈占车位问题。近日,记者对这些点位回访发现,尽管各辖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整治,但由于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等原因,整治后回潮严重,长期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就如何长效治理该处地锁、杂物圈占公共车位问题,各辖区表示将定人定岗,全面加强日巡执法力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表示,要充分发挥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夯实取证处罚程序。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表示,正在探索建立远程执法信息平台,积极推动建立源头治理机制。

【实地回访】

7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向阳二支路看到,在长约200米的道路上,总共施划了26个泊位,但一些车位被地桩、地锁、筐子、轮胎、行李箱等物品霸占,而在道路两侧本不宽敞的人行道上,也有人用地桩、地锁圈占车位。记者了解到,仅从6月17日以来,他们就集中开展了18次联合清理,被频繁占用的泊位从最多时的12个减少至4个;8月2日上午,记者在市南区台北一路1号看到,3号楼前的15个公共车位上仅停了4辆车,其余的空位上摆放着锥形帽、油漆桶等物品;在市南区吴兴一路,记者看到共有7个车位被轮胎、锥形帽、自行车占据,这些物品上还拴着铁链;8月2日下午,在崂山区开泰锦城小区北侧的合肥路上,记者看到共有4家商户使用锥形帽、广告牌、板凳等物品私占网点前车位。

“私占车位现象回潮太快了,有时执法人员前脚刚走,居民后脚就又把杂物放在车位上了。”一位投诉人告诉记者,他希望相关部门能从根本上解决圈占车位的问题,让公共资源回归本质。

李沧区执法人员加大联合巡查力度。

【部门回应】

“圈占车位现象频繁回潮,与辖区停车资源不足和部分居民素质不高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李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曲斌告诉记者,简易的地桩、地锁不过二三十元,如果用废弃杂物占位,则几乎没有成本。要根治圈占车位乱象,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和处罚的力度,才能让占车位的人望而生畏。

“处罚取证难是我们执法时面临的最大难题。”交警李沧大队李村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当事人不承认圈占事实,给调查取证带来了难度。有的当事人虽承认私占车位,但经执法人员劝说后就把东西收起来了,难以界定其拒不改正。

城管部门也同样面临着处罚取证难题,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李村中队分队长傅海生坦言,尽管目前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李村中队、交警李沧大队李村中队、李村街道河北社区已组成联合工作组,定人定岗,建立日巡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但回潮严重直接影响了执法长效,同时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下一步,他们对多次规范教育无效的当事人,将通过视频取证并立案处理。

对于处罚取证难问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处处长黄祥荣表示,要充分发挥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作用,确定专人每天对辖区道路实行视频巡检,发现私设地桩地锁,立即核查;对证据确凿、事实清楚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下一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组织专门的培训,指导各大队利用视频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证据,并进一步明确处罚标准、处罚依据、处罚流程。

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了解到,他们正在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远程执法信息平台,探索非接触式执法模式。城管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增设监控探头,并联合小区内监控设施,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发现违法证据、锁定当事人,并在平台上实时发布罚单信息,从源头上治理圈占车位回潮难题。

小广告“顽疾”屡治屡犯

效果评价

根据点面整改情况、投诉人及附近居民满意度、随机回访满意度综合评定

楼道内乱贴乱画小广告是影响市容形象的“顽疾”,本报就市民反映的此类问题给予了多次关注。记者近日回访了市北区洛阳路29号楼院、李沧区升平路22号5号楼等曝光点发现,经过治理,楼道环境已经改观,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广告新增现象,破坏了整体环境。为了有效遏制小广告乱贴乱画问题,相关部门和区市将在“大干500天、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攻坚行动中,通过多措并举,今年实现乱贴乱画现象48小时动态清零,明年实现乱贴乱画现象24小时动态清零。

【实地回访】

市北区洛阳路29号楼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属于开放式老旧楼院,楼道小广告“霸墙”曾经是业主难解的烦心事。去年5月,借老旧楼院改造契机,该楼院的存量小广告被彻底清理。记者近日回访时发现,楼道墙面经过粉刷焕然一新,但是新单元门还未启用,给了小广告张贴者可乘之机,管道、线缆箱等位置又被贴上了少量小广告。

有市民2021年4月通过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平台留言反映,李沧区升平路22号5号楼3单元楼道内小广告“霸墙”。记者日前回访看到,楼道内大部分小广告已被清理,墙面也重新粉刷过,但住户门及楼梯扶手却被小广告“占领”,少则几张,多则几十张。5号楼的另两个单元楼内也是如此景象。

为了应对小广告回潮,清理是一项常态工作。记者回访后不久,洛阳路29号新增的小广告就被清理了。据了解,去年,全市清理整治乱贴乱画小广告10.96万个单元,1384万处;今年以来已清理107.6万处。

清理只是治标,投入人力、物力就能清,但仅靠清理很难治本,小广告很快会回潮。据悉,洛阳路街道近85%的小区为开放式楼院,有些楼道没有单元门或者单元门长期故障,以现有人力把街道所有楼道内的小广告整治一遍约需两个月。其间,很多清理过的楼道又有小广告上墙。

环卫人员正在清理新增小广告。

【部门回应】

“只有从源头管住了张贴小广告的人,才能有效遏制小广告乱象。”采访时,街道、社区的多位工作人员均表达了源头治理的看法。对此,市北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朝群介绍了市北区的探索:该局与市北公安分局机动大队建立了联动机制,会通知小广告当事人到街道执法中队做笔录,同时接受民警和执法人员的共同训诫,如若再犯将被行政处罚。

此外,暂停通信号码也是一项源头治理措施。今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乱贴乱画小广告案件912件,罚款32.6万元,依法通知通信企业暂停使用小广告通信号码3839个。市城市管理局还研发搭建了小广告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对小广告上的通信号码实施语音提醒。“今年以来,我们通过该系统对400余个号码实施了智能语音提示。”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容环卫执法大队二级主办吕钰介绍。

但据记者了解,源头治理仍存在难度。比如,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不少通信号码无法停机停号;执法人员还发现存在组织张贴小广告的团体,目前没有可依据的法规、条例可以对其执法。

“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商议联合建立生活类服务平台事宜。当市民需要开锁、维修、搬家等服务时,可以通过平台咨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乱贴乱画小广告失去生存土壤。”吕钰说,另外,下一步将提请修改相关的法规、条例,把组织张贴小广告的团体列入执法范围。

记者点评

跳出治理怪圈 还须长效之剑

由于违法成本低、执法取证难,圈占车位、小广告泛滥等问题陷入了治理回潮的“怪圈”:圈占/乱贴—清理—再圈占/再乱贴—再清理……显然,这不仅是各大城市管理面临的共同难题,更折射出城市扩张中必须面对的城市粗放化发展与城市精细化治理之间的张力。

应该说,虽然就地锁治理、小广告清理等问题,我市已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同配合、联勤联动的联合执法机制,但由于停车资源整体稀缺、部分居民素质不高、源头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治理的最优合力还未全面显现,加之一线执法力量配置薄弱、各种保障要素缺乏、社会发动不充分等“短板”依然存在,无形中也影响了治理效果。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未来,想要根治这些新型城市顽疾,须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制度护航、源头治理,方能跳出怪圈,取得实效。

针对屡次回潮的圈占公共车位问题,在加快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缓解停车难的同时,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保障执法效果的有效性和长久性。一方面,对于基层执法部门,须建立日巡日清的巡检制度,对辖区内私占车位情况详细摸底,建立台账,督导拆除。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须致力建立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在探索如何充分发挥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作用,有效治理圈占车位回潮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也正在协同相关部门,借助数字化手段,探索建立远程执法信息平台,积极推动建立源头治理机制。

小广告之所以屡禁不止,同样与源头治理不畅有关。因此,根治小广告,须扼住源头、疏堵结合,形成合力、全效推进。一方面,须继续加大基层执法力度、夯实小广告清理的“日查日清机制”;另一方面,必须疏通市民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抓住问题核心,扼住治理源头。其一,可通过拓展百姓生活资讯渠道,引流生活类广告发布,堵住非法小广告发布的生财之路。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筹建市民服务生活类服务平台,即是此意。其二,可以建立“非法广告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控相关违法人员的电话、地址等,将其纳入个人诚信系统,令违法者在高昂的违法成本面前望而却步。

当然,圈占公共车位、小广告泛滥等问题反复回潮,屡治不愈,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问题,同样也关乎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彻底根治此类城市顽疾,也需要全体市民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市民要提高自身素质、养成不占用公共资源的良好习惯;对非法小广告须坚持不相信、零容忍、随手撕。此外,还可拓展市民投诉途径,引入专业拆除、清理机构,使执法部门“点对点”的城市治理扩展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面对点”“面对面”的全民治理,彻底跳出治理怪圈。

青岛日报2022年8月3日6版(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