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被打砸”的“心结”终于解开……青岛市检察院网上听证圆满化解一刑事申诉案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8日讯 “我决定撤回我的申诉。检察官不但让我心服口服,还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困难,非常感谢检察官的付出,让我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日前,青岛市检察院举行了一场刑事申诉案件线上简易公开听证会,申诉人王某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场历时两年之久的刑事案件通过公开听证得到圆满解决。

2020年8月9日夜,王某某经营的小超市里只有雇员小刘在值班。突然有四个男青年闯了进来,领头青年一脚踹开大门后,开始对超市内烟酒、陈列柜、冰柜、门窗进行打砸,一边砸一边还与小刘争吵。其他三名男青年则砸坏了炒锅,摔碎了啤酒,踢坏了炉子。经过一番打砸,四个青年准备离开,领头青年又把王某某停在超市外的面包车前后挡风玻璃砸碎了。

听说消息后的王某某立刻报了案,经过了解才得知领头青年是雇员小刘的前男友,分手后仍然对小刘纠缠不休,这回是通过小刘发布的视频找到了小刘的工作地点。最终,领头青年因纠集多人实施故意毁坏财物行为,被法院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而其他青年因毁坏数额无法认定,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决定对其他青年不起诉。

其他青年也参与了,凭什么不追究责任,而且超市被砸后无法经营,断了经济来源,参与打砸的人员既没有道歉,更没有赔偿。对于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王某某满心的不服气。为此,王某某向检察院提起了申诉。

为强化信访工作源头治理,减少程序空转导致矛盾上行,促进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就地化解,青岛市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院领导包案办理刑事申诉案件首次信访工作,于是这起申诉案件交到了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张春宜办案组的手里。

接案后,检察官立即开始查阅卷宗,当面听取王某某的意见与诉求,并就价格认证等专业问题向青岛市检察院特邀检察官助理进行了咨询。经过全面仔细的审查,认为原不起诉决定准确,申诉人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

申诉虽然不成立,但“心结”仍需打开。办案小组积极联系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经过数十次的沟通,本来有着强烈对立抵触情绪的双方态度逐渐开始缓和。检察官还主动登门,到王某某家中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了解到王某某因本案生活困难、入不敷出的情况后,经研判认为王某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办案人员又指导协助申诉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通过青岛市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

为确保案结事了,办案组制定工作方案,就赔礼道歉、和解等内容与双方开展磋商。一方面,检察官数次约谈被不起诉人,晓之以理,劝说他们尽其所能赔偿损失,弥补裂痕;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开展沟通劝导,倾听王某某的诉求,提出初步可以接受的矛盾化解条件。在办案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被不起诉人均表示认识到了错误,自愿手书道歉信,希望当面向申诉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王某某也表示同意。

因受突发疫情影响,双方当事人无法到场参加简易公开听证会,为尽快纾解当事人的急难愁盼,在征得双方同意后,青岛市检察院通过网络连线进行“云听证”,张春宜主持,并邀请山东照岳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坚作为听证员全程参与。

听证会上,检察官引导双方当事人就申诉理由和请求充分发表意见,重点阐述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等问题,听证员从“法理情”角度解疑释惑。在三方充分发表意见后,被申诉人真诚悔过,在“线上”向王某某赔礼道歉,并当场向王某某电子转账了1.8万元的赔偿款,随后双方达成和解并签署谅解书。一场历时二年之久的刑事案件在各方的努力下,在“云”上得到了圆满解决。

自2021年最高检部署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工作以来,青岛市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院领导积极办理,率先垂范,有效推动信访源头治理,提升信访化解实效。下一步,将继续以“头雁”效应促进更实履职,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原则,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准施策、靶向化解,以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白树文)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