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9日讯 今天下午,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袁瑞先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主题,与网民在线交流。
针对网友关心的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袁瑞先介绍,今年,市农业农村局突出抓好稳产保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实现了新提升。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实施科技壮苗行动,农技人员下乡1.2万人次,对344万亩小麦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向种粮农民发放耕地地力补贴4.3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85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08亿元。目前,全市夏粮已经全部完成收获、颗粒归仓。建立287个农产品生产主体清单,确保蔬菜、肉蛋奶等方面稳产保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强化项目引领,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年初确定的48个过亿元涉农大项目已开工44个,完成投资35.1亿元;4月份举办了乡村振兴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新签约过亿元农业项目26个,总投资226亿元;实施现代种业、数字农业“双强”行动,在全国率先发布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1个,开工建设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2个。坚持“点片面”统筹,乡村建设呈现新面貌。点上,按照五美标准,新建10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省级示范村30个;片上,按照分级分类、梯次打造、同步推进原则,启动建设10个市级、30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面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脏治乱”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清理农村垃圾等26万吨,打造农村微景观1667处。聚力活权增收,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等专项行动,摸排各类低效用地12万亩,盘活6000多亩,清缴村集体陈欠2810万元。聚焦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赢得新成效。安排各级衔接资金4.5亿元,其中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5个。
对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这项重点工作,袁瑞先介绍,6月7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以下称《意见》),部署采取青岛市和各区(市)分级分类、梯次建设、同步推进的打法,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各区(市)建设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意见》印发后,市级层面由市委农办牵头推进,各区(市)由党委、政府牵头,镇(街道)负责具体实施,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市级示范片区给予奖补。目前,已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和专题培训会议,印发了建设导引20条和需要重点把握的事项32条,确保示范片区建设干准干实。同时,对于进入市级示范片区建设名单的,青岛市将优先安排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下一步,还将采取观摩、督导、通报、考核等亮晒评比形式,加大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推进力度。
在线交流中,针对网友提出的“今年气候异常对青岛农业的影响”问题,袁瑞先表示,针对今年春旱、极端高温、持续降雨等不利天气,市农业农村局提前采取预警防范措施,先后发布实施《青岛市科学抗旱春管夺夏粮丰收预案》《高温天气农技指导》《关于做好汛期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等干预行动,派遣农技专家下沉一线,指导农户科学防灾减灾,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今年全市小麦面积略增,单产略降,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由于提前防范得力,不利天气对我市农作物生长总体影响较小,目前在田农作物长势总体良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文 魏懋轩/图 魏懋轩 韩世琛/视频)
“民生在线”下期预告
网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网谈时间:8月23日(周二)下午2:30—4:00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