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7日讯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孙金声牵头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直接经费6000万元,资助期5年。这是中石大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也是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据介绍,“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依托单位,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申报。中心负责人为孙金声院士,骨干成员包括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张东晓,中石大教授孙宝江、戴彩丽,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海阁。
我国超深特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其高效开发是保证端好“能源饭碗”的当务之急。近年来,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重点突破方向,塔里木、四川、准噶尔、松辽、柴达木、渤海湾等盆地相继探明的超深层油气开辟了增储上产新战场。钻采流动调控是决定油气钻采安全、高效、成败的关键。“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面向保障油气安全供给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围绕抗超高温高盐钻采工作液材料、恶性漏失防治、流动调控软件和智能调控技术等“卡脖子”难题与重大技术瓶颈,依托油气领域一流平台和领军学者,开展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基础研究,创新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理论和方法,开辟超高温压、超高盐、超高应力地层钻采流动调控国际学术前沿,引领国际超深特深层油气科学与技术发展。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自2016年开始试点实施,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方向的优秀科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前沿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驻青高校中,中国海洋大学牵头的“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项目于2020年获批,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山东省第一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此次中石大牵头的项目是我市第二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王大勇 张勇 王金堂)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