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假期发文!位列第一梯队的青岛,聚力“三为”再突破

国庆假期第三天(10月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优化政务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支撑。

以数字化为牵引,青岛从去年起,连续两年推出“政务服务一件事”“城市运行一个场景”的“双12”清单,从办事群众角度着眼,着手破解群众多跑腿、多头办的困局,政务服务能力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第三方评估结果,青岛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为“非常高”,连续四年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一梯队。

优化政务服务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当前,数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日前公布的山东省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扩面打榜活动第一期上榜案例名单中,青岛凭借19项市级案例和27项区(市)级案例共计46项案例上榜的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青岛一直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来推动,不断推进各领域数字变革创新,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数字青岛。

在青岛,涉及社会治理、生产生活、基础建设、街区社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已经愈发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便利。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中,青岛位居全国第6位。

当然,青岛的数字化转型领域也存在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在数字化应用场景方面,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

日前召开的中共青岛市委“山东这十年·青岛”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下一步,青岛将以更大力度推动数字青岛建设,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民生提质、为治理增效,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01、为经济赋能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经成为驱动城市能级跃迁最强劲的“新动能”。

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在部署“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时,将“数字经济蓄势崛起”单列一段,明确提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智慧城市新底座。

战略部署明确,行动落实快马加鞭。在编制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方面,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印发《青岛市支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等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对首次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或互联网百强的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2022年对符合要求、辐射带动性较好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给予每个最高200万元奖补。

同时,《青岛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也正加快出台,支持大数据企业“小升规”。

政策上下足功夫,做好战略保障,具体战术打法加快创新。近年来,青岛上线全国首个政企共建、市场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工赋青岛”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工赋青岛”行动,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的主要发力点,为企业提供改造服务和政务服务。

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海尔卡奥斯4次蝉联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一位,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啤酒饮料等40多个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发展,海尔、青啤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推动数字赋能百业,近年来每年推动1000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从2012年的56提高到2021年的93.4。

青岛不断加大力度布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集成电路、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进了芯恩、歌尔、京东方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规划建设了一批专业产业园区,加快数字产业化变革。

从战略到战术的全面配置,让青岛尝到了数字经济带来的“甜头”,初步展现出经济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生产、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业态方面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驱动力。

2022年上半年,青岛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85家。其中,汇集了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与媒体的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5.4%; 企业营业收入816.7 亿元,同比增长19.2%,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当然,随着高质量、高水平数字青岛的建设,对经济赋能的想象远不止于此。在年初公布的《数字青岛2022年行动方案》中,青岛明确提出要致力于打造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工程,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02、为民生提质

作为助力城市实现能级跃迁的一种手段,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仍然是一切以人的体验、感受为落脚点。这才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初心所在,亦是检验其成功与否的标准所在。因此,数字青岛在为城市现代化治理增效、未来经济发展赋能的同时,更要做好民生服务提质。

青岛从去年起,连续两年推出“政务服务一件事”“城市运行一个场景”的“双12”清单,从办事群众角度着眼,着手破解群众多跑腿、多头办的困局。目前,这种专项攻坚行动也逐渐显示出其成果——

为解决义务教育招生报名过程中材料造假、繁琐等问题,“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入学报名“零证明”“零跑腿”;

为解决群众看病报销排队等待问题,“就医付费一件事”“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全市一家医院”改革,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区域内就诊一号通行、医生号源一网预约;

市民手机刷码过多过滥,青岛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码通城”改革,用一个“青岛健康码”打通各种“码”的壁垒,“一码通城”新增静态码,助力核酸检测等场景应用,政务大厅近万项服务事项可以“刷码”办理;

……

与此同时,青岛的“无感服务”改革,围绕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零打扰”“应认尽认”需求,建立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无感知”认证服务体系,获老年人广泛赞誉;围绕市民高效停车、群众畅通出行需求,推动“全市一个停车场”改革;推广涉企优惠政策“免申即享”“无感兑现”,惠及企业近千家……

今年8月,《青岛“无证明城市”建设2022年攻坚行动方案》出炉,同样聚焦群众常办事项,全面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体验感更佳。

围绕生活场景中最常见的社区,全市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提升行动”,坚持新建小区按照智慧社区标准建设、老旧小区参照智慧社区标准改造的原则,将智慧化基础设施配置纳入新建住宅项目土地出让、老旧小区改造的常规条件,显著提升了社区智慧化水平和安全指数,建成省级智慧社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越来越多的惠民应用场景,让在青岛这座城市居住的市民收获“智慧生活”体验感。

03、为治理增效

青岛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推进,从来不是仅仅停留于狭义的产业层面,而是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打造一个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和治理高地。其中,当然包括了数字相关产业布局,更涵盖城市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到制度体系的整体变革。

近年来,青岛通过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建设以“一个云脑”为核心,以“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数据底座”“一个视频共享平台”为支撑的数据资源、业务系统体系,为全市数字化转型改革提供基础支撑。

围绕满足以网络化运行、海量化参与、社会化协同为特征的社会治理需求,开展城市运行“一个场景”改革,将全市各级各部门“千条线”业务纳入一网统管,构建“平战结合”的一体化城市管理体系,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100%。

同时,围绕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流程再造、系统重塑,实现了除经批准的事项外,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已达100%,区市部门8400多项服务、街道社区1.5万项服务实现“掌上办”,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企业开办涉及的7个环节压缩至1个,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推行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首创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办理“无感审批”模式。

青岛把打造“六个城市”作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路径,其中就包括打造现代化社会治理样板城市,明确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法治青岛、文明青岛、美丽青岛、数字青岛,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围绕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青岛制定了《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五年规划》,编制了2022—2024年《三年行动方案》,并明确提出“1+5+10”的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框架体系。

尤其是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青岛方面,明确将加快城市治理一脑协同、一网统管,打造无证明城市,推进智慧民生场景落地,实施行政审批数字化改革,政务服务能力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方案还提出开展“智能赋能城市治理工程”,建设城市云脑,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推进“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一网通办”,打造300个智慧社区,使用频率前50项电子证照证明广泛应用,建设“青岛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等具体任务目标。

一座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城市,终究要通过数字化来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与治理效能,并着眼于增进各类人群在城市中的福祉。

青岛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仅触碰到未来产业,率先拥抱“硬核”技术,亦发力妥善处理包括社会治理、惠民福祉等城市“软内核”问题,让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个体的数字化期待得到回应和满足。

在明确规划、清晰路径的加持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数字会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作者 | 任晓萌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