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满足25万人1年的粮食需求!青岛十佳种粮大户王玉芹向社会贡献近1亿斤粮食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9日讯 2006年产粮92万斤,2011年产粮800万斤……到今年麦收季,王玉芹累计为社会贡献了近1亿斤粮食。如果每人一年需要400斤粮食,她一个人贡献的粮食就可以满足25万人一年的粮食需求。

王玉芹是平度市南村镇清水村桑园网格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清水村党委书记、主任,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大户。虽然头衔越来越多,但她还是每天4点起床干活,朴朴实实看不出有何不同。

2006年起,王玉芹正式步入规模化经营。“那年,平度还没有土地流转,有大量撂荒地。当时青岛推行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力,我就想试试,流转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那一年,王玉芹流转了大约五六百亩土地,当年产量就达到了92万斤。尝到甜头的王玉芹在2008年扩大了流转规模,流转了2060亩土地。桑园村的土地不够,她就向四周找地,大河岔村、马家西埠村、崔家集西中庄等村庄的3600亩土地,三年间全部流转到她手中。2011年,王玉芹个人流转的土地生产小麦360余万斤、玉米440余万斤,她成为了平度最大种粮户。到今年小麦季,王玉芹已累计向社会贡献了近1亿斤粮食。

“以前人工浇水施肥,费人力、费时、费水,现在地里全部铺设上滴灌带,实现水肥一体化,省肥节水、省工省力;以前司机驾驶一台收割机一天最多收40亩地,现在安装了导航系统的收割机,可以全天候工作,一天能作业200亩地。”伴随着规模化种植的步伐,王玉芹成立了青岛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机械化收获。合作社集耕种、收获、维修、培训为一体。在王玉芹看来,要使土地增收,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关键。“每年收获季,不只我们自己的机器开足马力干活,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机械。我负责提供社会化服务,根据每块地的情况,安排不同的机器去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这些年,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王玉芹组织人员和机械为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各类机械化服务10万余亩。同时,创建绿色新技术模式示范田,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省工节本”,完成良种推广、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绿色防控,构建绿色种植模式,节本增效5%以上。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推动土地集约化管理,2020年起,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王玉芹经营的合作社开始为农户提供土地全程托管服务。“未来种地的不一定是农民,会有更多的商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农户把土地送进我们合作社,既能实现土地增收,还能实现农户增收。”对于种植业,王玉芹有如此思考。

让农民从种到收无须操心,全程化土地托管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更实现了“怎么种好地”。目前,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全程托管面积已达到3万亩,“前两天,我刚谈成一份6000亩地的托管协议,未来农业发展肯定要走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的道路,土地托管会是主要的实现方式。”王玉芹说。因此,在今年青岛两会上,身为市政协委员的王玉芹建议: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

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6年来,王玉芹不断扩大规模化种植面积,发挥农业规模化经营种植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探索新型种植管理模式,调动同村及周边村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拉动当地村民430余户进行土地流转。“我作为全国种粮大户、村党支部书记,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大家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仓丰盈、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王玉芹说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见习记者 周亚娆)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