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0日讯 9点13分,车宋小区宋女士小程序预约回收;9点14分,世纪华庭杨女士订单已完成回收;9点15分,远洋风景刘先生预约已接单……记者从崂山区中韩街道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上看到实时信息滚动播放,对应“美家分类”预约上门回收订单不断更新。
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中韩街道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平台汇集了中韩街道垃圾分类的概况、同步显示了过去一周、半年的垃圾减量趋势图,注册参与垃圾分类的用户增长曲线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等各类垃圾的投放比例图等。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可以对垃圾分类工作加以全程监管,对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大数据平台可以直观显示小区各项数据的排名情况,如各个小区的注册排名情况,减量排名情况,参与情况及用户注册使用情况一目了然,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充分对比出每个小区的优劣势,方便针对每个小区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管理。
记者留意到,平台三级页面展示的是辖区内31个小区的总户数、入住率、注册户数、注册率,通过三级页面可直接跳转至各个小区的详情页。
进入小区详情页,可以清楚掌握各个垃圾分类精细化数据,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小区垃圾分类桶点布局图、垃圾分类督导员、管理员信息,及参与用户的精准投放次数和投放重量排名等。如果说一级页面是整个中韩街道垃圾分类的“城市大脑”,那小区详情页则是遍布于全身的“神经系统”,通过详情页中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指导进一步做好分类工作。
当记者问起这些数据的出处时,工作人员介绍,实时数据的采集是通过与平台配套的“美家分类”小程序软件,居民注册小程序,可通过手机“一键下单”预约上门回收,收集员上门收集时,根据投放准确率,给予评分。垃圾重量、分类所属信息等数据实时传送至智慧环卫大数据平台,所有居民垃圾分类情况都能在平台上查询,并推出红黑榜排名。在居民手机端,每次投放会累计相应环保金。环保金通过商城可兑换各类居家生活用品。经过智慧化垃圾分类管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及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过程中,中韩街道利用智慧化平台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始终以加快社区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前沿技术,引入智慧化垃圾分类管理理念,“美家分类”智能分类工作法。目前已有31个小区28000余名用户完成注册,累计回收可回收物(蓝)和有害垃圾(红)1560余吨,辖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中韩街道在进一步提升辖区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水平的同时,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市容环境卫生成果,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丛浩锦 刘福程)
责任编辑: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