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9日讯 为深入贯彻全国法院第七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青岛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水平,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天召开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推进视频会议,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分析形势任务,对下一步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进行部署。青岛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正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审委会专职委员崔巍主持会议并对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各区(市)法院院长、分管院领导及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和少年审判团队负责人等参加。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市法院认真贯彻上级法院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少年审判组织机构建设,2021年5月实现全市“少年法庭”全挂牌、全覆盖;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2019年以来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34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461件、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2.5万件;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工作,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认真做好法治宣传教育,连续十一年开展“少年法庭开放日”和“校园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推动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为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做出积极贡献。2019年以来,共有6个集体、13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南法院、“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高广鹤、“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张玉等一批先进典型。
会议强调,要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少年法庭工作不仅是一项司法业务工作,更是一项政治性、社会性十分突出的工作。做好新时代少年法庭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少年儿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擦亮青岛少年法庭工作品牌的必然要求。全市法院要充分认识做好少年法庭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少年法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
会议要求,要全面聚焦工作重点,不断推动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水平提升。要坚持少年审判专业化发展方向,强化少年审判队伍建设,推进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做好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融合。要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犯罪行为;落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的家事、侵权等各类民事案件。要深化少年法庭审判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庭前调查、法庭教育、判后帮教、记录封存等制度,完善性侵害儿童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性侵儿童案件特殊证据标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深化审判延伸工作,强化未成年人司法救助、诉讼心理干预等工作。要深度参与综合治理,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抓好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品牌建设,加强网络治理和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司法白皮书等作用,分析研究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规律,助力破解少年审判折射的社会问题。
会议要求,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推动新时代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把少年法庭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少年法庭硬件软件建设。要广泛凝聚保护合力,形成严密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体系。要积极参与政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充实扩大未成年人保护队伍。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扩大和深化宣传效果。要建设过硬少年法庭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审判业务水平和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知识能力。
会上,市南区人民法院、城阳区人民法院、黄岛区人民法院围绕2019年以来少年法庭审判和延伸工作作经验介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时满鑫 何文婕)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