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8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在青岛自贸片区启动上线。这是全国首个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随着平台上线运营,航运企业审批服务集成化改革措施也将在青岛市范围内全面推行。
助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青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洋强省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重要内容。据悉,市行政审批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海事局、青岛自贸片区管委率先探索,在青岛自贸片区推出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新模式,建设航运企业审批服务一站式平台。
据悉,针对企业审批链条较长、业务系统较多、办理地点分散、业务系统不互通等困难,青岛市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进行集成创新,在基础功能之外,着力打造全链条服务、全场景体验、全程电子化及全生命周期服务体验。平台运用数据中台、AI人工智能、电子签名等技术,将涉及水路运输、海事、进出口货物通关、企业开办、口岸物流等多个审批系统入口集中整合,建成专业化、数智化、集成化平台,可实现一次登录、无缝切换、一站办成,航运企业全流程筹办时间平均缩减30天。
在全场景体验上,平台创新建立场景化审批服务“对话式”导航图,将航运企业所需办理的营业执照、新增运力、船舶检验、所有权登记、国籍证书、符合证明(DOC)、船舶安全管理证书(SMC)、水路运输经营、船舶营运等许可事项,进行“链条式”导办,对每个环节的审批部门、办理时限、办理方式、业务入口等进行直观展示和精准导航,使企业对审批流程一目了然。根据审批业务规则,开发“业务计算器”,企业通过选择船舶类型、船舶数量和吨级等基本信息,即可计算得出应当具备的生产条件,节省投入运营的筹备时间和成本。
据介绍,该平台通过数据验证接口,打通行政审批、交通运输、海事等专网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可实时获取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入级证书等信息数据,电子表单必填字段由31个减少至3个,压减率达87.1%;必须提交的材料由13项减少至2项,压减率达84.6%。借助“青易办”、电子营业执照等技术,确保提交材料安全性,实现水路运输审批“数据共享减材料” “智能核验减人工” “全程网办减时限”。
此外,青岛市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与青岛政策通“航运产业政策专区”对接,汇聚各级涉及航运及现代物流的奖补扶持政策,通过政策计算器,为航运企业精准匹配可享有的奖补和服务。平台还聚焦服务航运企业全生命周期,配套设置船舶交易、法律服务、仲裁、公证、金融、保险六大服务板块,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余博)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