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应聘要谨慎,两名“赚快钱”的电诈嫌疑人在城阳落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7日讯  “月入过万、朝九晚五、不用加班、专车接送、时间自由……”大家有没有在网络上看到过类似的招工广告呢?面对这样既“轻松又有排面”的工作心动了吗?停!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挖的"坑",假借招聘名义实施诈骗。11月2日,城阳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以找工作为幌的诈骗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到案。

近日,城阳分局刑警反诈中队根据上级公安机关推送的线索,在合成作战的大力支持下,会同正阳路派出所,通过多日的追踪守候、研判对比,在城阳区春阳路某宾馆成功抓获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赵某(男),付某(男)。经查,10月初,刚辞去工作的赵某通过朋友付某得知:有份工作打打电话加加微信就能赚钱,便答应了下来,经过简短的培训后,便开始“上岗”,随后就是整日拿着公司下发的电话号码,以公司人事专员为由进行“电话招聘”。带有脚本的对话内容,隔三岔五地换地方办公,让赵某犯了嘀咕,这不是骗人么!可听到好友付某“无所谓,总比没钱好”的话后,便默许下来。殊不知违法的“快钱”不好赚,两人早已被警方盯上,目前二人涉嫌电信诈骗被城阳警方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骗术揭秘:

这一类不法分子实际就是“骗子中介”,他们做着中介的工作,行着欺骗的伎俩。他们大多会先期通过网站广泛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随后假冒招工单位人事管理人员,向应聘者虚构高工资高待遇,诱骗应聘者500-1000元不等的保证金进行签约,并设置干满40天或干够40次才可以退还保证金的门槛,接着把应聘者推送实际用人单位。

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等都是夸大其词,应聘者因无法从事与所求职位相符的工作而放弃求职时,发现无处退还保证金,或者就会遇到“未按照干满天数或未达标”等理由拒退费用等难题,积少成多,一份份保证金就全落入了骗子的腰包。

警方提醒:

一旦看到这种“低门槛、高待遇”式的招聘信息,千万要提高警惕,找工作从正规、官方的网站上获取招聘信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被虚假信息蒙蔽双眼。请大家谨记:任何时候天上都不会掉馅饼,一定要多加警惕,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通讯员 林宁宁)

更多新闻:

痴迷“网游”男子频频盗窃终被抓

男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多次盗窃,可还是难逃民警法眼。日前,城阳警方成功抓获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褚某某,破获系列盗窃案。

10月26日,流亭派出所110民警巡逻至城阳某社区时,发现一名男子(男,33岁)在社区胡同一处出租房屋门口徘徊,见到警车后神色慌张、故意躲闪,形迹十分可疑。民警下车对其盘问,随后在其身上所背挎包内搜出一个钻头,经带回公安机关调查,褚某某供述2022年10月以来流窜多地多次实施盗窃。

2022年10月,褚某某从菏泽来青投奔亲戚,干了一天临时工觉得挣不到什么钱,而且褚某某痴迷网络游戏,每天除了短暂的睡觉时间几乎都泡在网吧内,没有什么工作和收入的褚某某,渐渐付不起上网费。满脑子都是网络游戏的褚某某,除了上网脑子里都是想着从哪里弄点钱,于是便把主意打到了偷盗上。他去五金店买了个钻头用来撬锁,然后溜达到李家女姑、苇山、西果园附近踩点。根据事先踩点路线,褚某某连续用钻头在西果园村附近撬开几家门锁盗窃1000余元。从那时起,褚某某就愈发变本加厉,没钱上网就在街上寻觅可以顺手牵羊绺窃的出租房。短短一周,褚某某盗窃10余家,获利4000余元以及四部手机。

目前,褚某某已被城阳警方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责任编辑:郝媛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