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来青买房,不料却陷入官司……一封北京寄来的信道出原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9日讯 “感谢法院领导、承办法官对法律的坚守。”近日,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办案法官魏来收到一封从北京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如此写道。没有华丽的辞藻,信里却盛满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之情。这封感谢信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慕名来新区买房 不料却打起官司

2019年底,一对北京的退休老夫妇听闻青岛西海岸新区景色优美,环境宜人,便来到西海岸打算购置一套房产,以供度假养老。

很快,两位老人选好了楼盘,看好了房子,签了房屋预售合同,并交了定金和首付款,两人办完相关手续便回到了北京。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中顺利,在后期与开发商交涉的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老夫妇提出退款退房被拒后,于今年1月,将某房地产公司诉至区法院。

办案因疫情受阻 误会重重惹来上访

案件起诉到新区法院后,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当事人不能来法院开庭,为办案带来了困难。对此,新区法院迅速启动互联网庭审,当事人只需按要求登陆系统,在家也可“云开庭”。办案法官魏来第一时间对该案进行了排期开庭,并安排法官助理联系原告夫妇,详细告知其操作方法。然而,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多次预约开庭都无法进行下去,无奈之下,魏来只得征求其意见,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及时开庭处理。

受到疫情影响,开庭一再延期。时间久了,老夫妇开始心生疑虑,怀疑法院和法官地方保护,偏袒被告,便向有关领导写信上访反映情况。

法官搭起便民桥 促当事人异地和解

魏来得知信访情况后,再次电话联系老人说明原因,并听取了老人的诉求。考虑到老人异地诉讼的不易和急迫心情,魏来决定直接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先行处理。一边电话通知被告公司前来调解,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做工作,另一边及时通过电话与老夫妇沟通,缓和各方矛盾。经过多番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同意达成调解协议。

8月,魏来根据调解意见先后将调解笔录和调解书以邮寄方式寄给原告夫妇确认签字,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原告夫妇不仅没有往新区法院跑一次,也未使用互联网庭审,案件顺利办理完结,两位老人特意寄来感谢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通讯员 王一)

责任编辑:荣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