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志愿服务队战“疫”一线:拼出交通速度,展现执法温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9日讯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迅速响应,成立抗疫志愿服务队,战斗在一线,服务在一线,积极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首批次55人的志愿服务队中,有50多岁的老同志,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服从指挥,分赴各关键区域抗击疫情。

老骥伏枥,冲锋在前的战“疫”老党员

杨继亭今年已经59岁,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毅然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中。进驻无棣路社区后,杨继亭便立即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开展居民核酸检测、维护社区秩序、走街串巷通知提醒商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确保凌晨五点半准时集合,杨继亭凌晨四点从家出发,步行六公里到达检测点。穿街走巷,入户提醒群众,尽管喊到喉咙发炎、双脚肿胀都没有能够阻止这位老党员工作的步伐,他以实际行动带领队员们全力筑起坚固抗疫堡垒。

杨继亭搀扶老人。

崔俊力,有着42年工龄,虽然退休在即,这一次依然带头冲到了防疫第一线,担任无棣路社区中风险区外围疫情管控工作领队。他第一时间前往任务地区,联系社区明确任务要求,边摸清情况边开展工作。他与同事一起,建立突击队工作群,从下午五点到深夜十一点,逐项理清工作事项,在凌晨前将人员、班次、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协作工作安排就绪,协调落实40余名志愿者的生活物资保障。虽已转业20多年,但他身上的军人气息仍在。受领任务那天,他一宿没合眼,同事们都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摆摆手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这个时候不冲锋在前,什么时候冲,不把工作安排好,我回去也睡不着觉。”连日来,他每天睡眠不超过四小时,每天为检查三个工作点而徒步超过2万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真正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为党分忧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崔俊力(左三)在安排工作。

各自坚守,“夫妻档”诠释小家大爱

在这次的志愿服务中,李丰与妻子一起投身一线抗疫,李丰被安排在无棣路社区,妻子则在仙游路社区。秩序维护、防疫消杀、积极引导小区居民减少外出。平日里的业务骨干,脱下执勤服,换上防护服,化身“引导员”“宣传员”,耐心细致解答市民的问询与求助,转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责任担当。“我们夫妻齐上阵,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每天深夜 ,李丰便要到岗,妻子则在清晨匆匆将饭菜准备好便投入工作,家中的两个孩子只能是大的照顾小的。李丰说:“我跟爱人都挺放心不下两个孩子的,尤其小儿子才五岁,正是调皮的年龄。可是想到眼前的工作,我们俩还是决定咬咬牙,坚持住,给他们当好榜样,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李丰在社区消杀。

同样,家住胶南城区的孙准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到市内关键区域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驱车六十余公里准时赶赴报到地点;凌晨冒着第一丝曙光集合;封控区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点信息录入、搬运防疫物资……他不喊一声累、不道一声苦。因前期工作需要,孙准刚刚在中队连续在岗6天,还未来得及休息,就带着降压药又转身投入到了志愿服务中。同时,他的爱人和女儿也分别在西海岸新区隐珠社区、积米崖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及采样工作。一家三口坚守三地,共同抗疫。

孙准在防疫一线。

青春闪耀,他们的入职“第一课”

“在这战疫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要冲锋在前”,陈旭彤在支队疫情防控动员会上说。24岁的陈旭彤,刚刚考进支队两个月,作为大队最年轻的同志,他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据统一安排,陈旭彤与社区人员承担起登州路24号片区的夜间11点至次日早7点的疫情防控重担,对生活物资和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及时做好保管和发放工作。虽然工作地点处于中高风险区域,但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细致耐心,受到了社区群众和工作人员的认可。

陈旭彤在参与社区防疫。

23岁的张振州也是新考入支队的年轻同志。与陈旭彤一样,他也被分配在登州路社区高风险区。“我是第一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一个班次下来,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嗓子也哑了。但是我年轻,多受点累没什么,睡一觉后,我又能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社区居民面前。我相信,这是入职后对我们年轻人最好的历练。”

张振州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我有经验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党旗所指,即是方向,危急时刻,彰显担当,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纷纷请战,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实干奉献书写着感人至深的抗疫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交通运输执法人的责任与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崔杨慧欣)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