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9日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市场监管局迅速部署,先后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200人分四批奔赴抗疫一线。无数逆行者化身战疫一线的“大白”, 脱下制服和工装,换上白衣战甲,服务于各个基层站点,彰显了市场监管人的忠诚与担当。
“根据上级安排,需抽调30名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工作。”11月4日12时43分,市场监管系统的办公邮箱中收到了一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通知。
随后, “我报名”三个字刷屏工作群,“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去年参加过,有经验,让我来”……通知发出不到1个小时,就有超过100人主动报名。
16时34分,首批30名志愿者集合出发。队员们来不及吃晚饭,来不及和家人打个电话,来不及细细收拾行李,有的甚至还穿着单薄的衣服。
从接到通知、发动报名到集结出发,仅用4个小时,市场监管局就组建了首批30人的队伍迅速出征。5日又迅速集结100人的志愿者队伍奔赴抗疫一线。
志愿服务队根据街道安排,立即到岗开展工作,协助核酸检测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协助转运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奋力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道筑起社区疫情“阻隔墙”。有的队员,持续拨打电话几个小时,嗓子都沙哑了;有的队员,顾不上吃晚饭,连夜布置核酸检测现场至深夜;有的队员身着装备上厕所不方便,就一直坚持不喝水,连续工作7个小时,双手在手套里被汗水泡得发白发皱,脸颊布满了深深的勒痕,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
志愿服务队一队郁洪雷、刘世荣、栾华、黄建国、王其勇、刘岩等6位年龄超过50岁的队员,一直坚持与年轻人并肩作战,没有说一句苦、喊一句累,还不时提醒年轻队员注意身体、轮班休息,充分发挥了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服务发展中心17名志愿者于清晨5点下沉社区,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离场通道,快速理顺现场秩序,提高了检测效率。食药检院10名志愿者进入高风险区,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支援疫情防控,有效缓解了居民的焦虑情绪。质检院、计量院、特检院的志愿者按照社区工作安排进行夜班值守,从晚上8点一直坚守到凌晨6点,他们没有丝毫怨言。
志愿者不仅是工作上的能手,更是群众的“暖心人”。对于群众长时间排队容易产生情绪和摩擦等问题,志愿者耐心疏导,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最大限度加快检测速度,减少检测过程中群众的聚集时间。执法支队志愿服务队员主动为老、幼、残、孕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耐心疏导居民不良情绪。标准化院的志愿者耐心帮助一位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做好核酸检测。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市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