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印发《决议》,青岛肩负重任

这是一份动员令、任务表、路线图。

11月5日至6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下称《决议》)。

11月10日,《决议》全文印发,总计1.2万余字,包括六个部分、32条,号召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东实践新篇章。

图片

《决议》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了扎实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未来发展阶段性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未来5年,在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生态环境质量、管党治党水平等方面实现新跃升,努力创造更多走在前的现代化成果。

《决议》从十个方面,对扎实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

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系统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山东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角色关键、作用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对山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为山东做好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十年来,山东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

图片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赋予山东“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的重要定位,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任务。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路径清晰,在新征程上,山东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未来可期。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山东经济龙头,在全国全省大局中,青岛历来角色关键、作用突出。在山东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征程上,青岛应主动靠前,对号入座,领任务,抓部署,快行动,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

1、塑造新优势,勇当龙头

图片

推动高质量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与全国一样,新时代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决议》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内需、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作出部署。

作为山东的龙头,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山东要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青岛必须率先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决议》部署的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青岛优势明显,大有可为。

图片

山东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产业实力雄厚。以制造业起家的青岛,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9个。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着力打造24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昂起山东现代产业的龙头。

山东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基础现状不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乎全局和长远。《决议》提出,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牵引,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做大做强山东半岛城市群,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动力系统。

青岛作为“两心”之一,要发挥好核心角色,规划建设青岛都市圈,带动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为做大做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2、构建“2+N”人才格局,青岛领到关键任务

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一个省份、一座城市持续铿锵前行的根本动力。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人才大省,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兴鲁战略,人才事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500万,位居全国第三,近三年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万余人。

图片

《决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以“十大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加快建设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明确提出,构建“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2+N”中的“2”是指以“济青创建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全力融入国家新时代人才发展布局”为牵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打造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7万。十年间,人才总量约增加110万。

区位优势明显、气候环境宜人、发展态势良好,青岛对人才有着先天的吸引力,要在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确用才、精心留才上再下功夫、再做文章,营造优质人才生态,进一步增强人才集聚引力,让近悦远来,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多合伙人。

3、抓牢这个“总抓手”,建设美丽青岛

图片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部署,要求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之旅”中,山东的作用一再凸显。今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这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

图片

《决议》明确提出,“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就是要扛起国之重任,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是理念、是愿景,是目标、也是路径。

今年6月发布的《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综合优势,加快形成“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增强青岛等中心城市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产业引领等能力。

绿色是青青之岛最鲜明的底色,是青岛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之一。面向未来,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让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建设美丽青岛。

4、用好“关键一招”,打造新高地

图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决议》提出,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并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

身居对外开放前沿的青岛,历来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一系列重大战略平台,这些平台就是青岛改革的“试验田”。

面向未来,青岛要始终立于开放前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是要在制度型开放上发力。要继续突出重大战略的改革牵引作用,扛牢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等“国之重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耕好“试验田”,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全国全省改革开放大局。

图片

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也是改革的重点、难点领域。山东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决议》提出,确保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青岛持续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在全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提升8个位次,居第11位。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青岛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前十位。

要聚焦难点痛点堵点,啃硬骨头,在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动营商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第一方阵持续争先进位,成为山东营商环境的典范、标杆。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于全国全省,青岛角色重要,肩上的担子很重,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扛起更重的担子、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 沈默    编辑 | 长亭

图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