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中的“温度”与“速度”:15分钟将6个月高烧婴儿送医院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1日讯 11月9日晚9点15分,澳桦园小区的微信群里出现一则求助消息:2号楼3单元501户家里有个6个月的孩子,发高烧39.5℃。因为2号楼是高风险区域,按照防疫政策是不能离开封控区域的,家长十分焦急。

正在澳桦园小区值班的镇江路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杨旭修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反应,立即展开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街道上报情况,对接疫情防控指挥部救治组,由救治组指定相关医院进行转运。得到上级指示后,值班员按照中高风险人员转运相关流程,拨打120联系救护专车到小区接应病人。与此同时,临时党支部书记、市北区司法局局长冯书盛迅速安排高风险区域工作人员入户送防护服,并指导住户按标准规范流程穿好防护服。

一场多方联动的紧急接力迅速展开,9点20分救护车便到达现场,将孩子与家长转运到市北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9点29分到达医院后,被告知发热门诊没有儿童大夫,建议转院。于是,一行人又紧急赶往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终于让孩子顺利就医。

“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尤其是对小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要格外关注,随时都有新情况出现”杨主任说道。在澳桦园小区管控点,值守工作人员忙碌而有序,这里除了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有来自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和市北区司法局的下沉干部,他们许多都是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党员更是纷纷要求到危险性最高、工作难度最大的岗位上工作。在管控小区,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每日凌晨四点组织核酸检测,开展特殊群体电话寻诊、生活物资专人投送、安全巡逻、定时消杀、垃圾清运、应急处置等诸多烦琐细致的工作。党员冲锋在前,面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身先士卒、毫无怨言。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霞介绍说,疫情发生后,辖区两个管控点均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名党员主动要求承担高风险区域工作,锤炼了过硬的政治纪律和工作作风,管控点各项工作规范高效有序推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