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2日讯 疫情时期,封(管)控区内居民的生活物资运送成为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在管控区设置物资存放点,成立由党员干部、业主、物业组成的物资配送志愿服务队,安排党员干部24小时在岗,统筹分工,全方位保障配送人员“不缺位”,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群众基本生活。
据海伦路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北岭山花园小区13号楼为高风险小区,针对高风险小区工作人员会将放置在单元门口的物资发放给楼内群众。在低风险小区的物资供应上,小区居民可以将所需物品在网上下单,快递送到入口处后,小区居民可以下楼拿取。
“你好!请问你的东西需要送到哪里?”在物资存放点,忙碌的志愿者接到物品首先进行消杀,然后用记号笔写上楼门号、居民的姓名、电话,再将物资按楼栋分拣、归类、装箱,然后通过三轮车,送到各个单元门口,为居民们打通物资运送的“最后50米”。
通过开展“敲门行动”,登记居民居住情况动态台账,摸清居民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特殊人群需求,采取“一对一”帮扶特殊人群,以“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微信联系+发放慰问品”等方式,针对小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保障其生活必需品供应和医疗需求。
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老人等不方便网上操作的群体,街道工作人员成立工作群,特殊群体可以在群中通知,由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购买。
“在特殊时期,能安排志愿者把物资送到我手上,我觉得非常满意和感动,谢谢你们!”海伦路街道某居民手写感谢信感谢志愿者付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