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4银1铜!青岛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1日讯 日前,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终评举办。经前期选拔,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有多个项目入围全国赛终评,最终,1个项目获金奖、4个项目获银奖、1个项目获铜奖,获奖志愿服务项目涉及关爱少年儿童、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为老服务、节水护水等领域。

团市委、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注重全市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今年,进一步发挥青岛市团校、青岛青年志愿者学院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探索了“培训+项目指导+参赛+总结提升”相结合的项目化运作模式,以全国、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契机,对全市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赛前培训,筛选优秀项目进行重点辅导,指导参加比赛,再进行集中交流和总结提升,以赛促学,以赛促行,不断提高我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本次青岛市6个获奖项目是各系统、各领域青年志愿服务的特色品牌项目,在相关志愿服务领域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和典型性,下一步,团市委、青岛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对项目模式和经验进行提升和推广,高标准、系统化、规范化打造我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增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丰富青年特色的志愿文化体系,为推进全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通讯员 吴晓菲)

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青岛市获奖项目:

金奖(1)

外语小队——乡村儿童英语水平提升助力者

项目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语学院发起,旨在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打造“1+2+N”的帮扶模式,促进提升乡村青少年儿童的英语口语水平。团队采取志愿者分阶培养模式,历经三个阶段,实现创新发展。项目历经12年传承,从山东省滨州、潍坊定点辐射,已累积服务15县区,42所小学,近两年线上授课影响人次73000余人,团队活动曾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

银奖(4)

七海公益——云支教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成立于2017年,由青岛大学发起,聚焦边疆儿童素质教育提升,以“让爱飞跃万水千山”为服务理念,各驻鲁高校学生为支教服务的志愿者,6-14岁的边疆儿童为服务对象,采用“1+2+3+N”的服务模式开展支教实践,靶向教学,精准施策,旨在打破地域限制,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为边疆儿童提供常态化素质教育服务,具有就近就便、持续双向、专业高效的特点。截至2022年9月,平台有注册志愿者2.3万人,受助学生2.4万人,累计服务超25万课时。

牵手关爱 七彩童年——建设工地“小候鸟”驿站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由中铁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与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住建局联合发起,目前已连续开展8年。以建设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小候鸟驿站”为孩子提供爱心看护、课业辅导、兴趣培养,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温暖与关爱。自2015年开始,本项目累计服务850余名留守儿童,累计服务时长6000余小时。组织各类研学活动,共计参观体验青岛市规划馆、极地海洋世界等80余处研学基地;组织美术、烘焙、话剧表演等工地课堂600余次;开展亲子晚会、心理辅导、生日会等亲子活动60余次;进行各类室外体育活动200余次。运用企业+志愿者(企业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组织+家庭立体帮扶模式、“同心圆”服务模式、“满天星”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项目受到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住建厅的大力推广,山东省住建厅在2022年7月联合发文,决定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中开展暑期“小候鸟驿站”活动。

逐梦深蓝——海洋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由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发起,以宣传海洋文化为宗旨,围绕增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的总体目标,成立了一支由志愿从事海洋文化宣传教育事业的青年教职工、学生、企业优秀员工、社区公益成员组成的“专兼结合”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建立队伍专业化、服务精准化、媒介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四化同步”运行机制,打造一体化、双课堂、三平台、四群体、五进阶的“12345”志愿服务体系,拓宽青少年了解海洋文化的途径,建立从小学 到初中“一体化连贯式”的海洋文化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系统,建设海洋知识普及“5S”层级式知识体系,构建“递进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自2016年延续至今项目已开展6年,累计开展研学、职业体验、文化解读、科普讲座、绘画比赛、打绳结比赛等志愿服务6500余次,服务60000余人次,引导中小学生学习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让孩子们从小在心中埋下热爱探索海洋的种子,推进亲海、爱海、强海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青岛“绿喇叭”水源地保护项目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自2015年起,发挥环境监测技术等专业优势,成立“绿喇叭”志愿服务队,发起了“四曲同奏、五方联动”的“绿喇叭”水源地保护项目,先后在山东、宁夏等黄河流域省市开展水质检测、水情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350余次,参与志愿者2000余人次,服务超过十万居民。项目执行“1+N”专业支撑、校政企社民协同“五方联动”、“接力开展+五化并进 ”等运行机制,发挥水质检测“进行曲”引领效应、科技服务“协奏曲”协同效应、水情教育“变奏曲”支撑效应、环境治理“交响曲”综合效应,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

铜奖(1):

红叶红“带您回家”——青岛巴士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项目

该项目是在青岛市志愿者协会指导下,由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有限公司联合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市救助中心、青岛市团校等联合发起的。以走失人员为重点帮扶对象,依托公交企业的线网、人力、信息、管理、协同五大优势,通过互联网+模式,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布走失人员信息,实施联动机制,搭建快速寻人的平台,将广播站、电视台记者、公安局、青岛市救助中心和相关工作人员纳入寻人帮扶体系内,全天候24小时无缝对接互通寻人信息。自2017年延续至今项目开展5年,累计服务时长1200小时,已助力220余位走失人员安全返家,挽救了220个家庭的幸福。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