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造作品说⑲|木作:匠人的雕琢艺术,木质的天然美感

“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木头,经过时光的雕琢,年轮的痕迹,岁月的温度,如此相遇与搭建,从而成就不朽的佳作。

柱、梁、斗、拱、昂……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孙广顺被古建筑的魅力所折服,选择将其定格在指尖。在近十几年对于木作手工的探索中,黄鹤楼独特的飞檐设计一直吸引着他。

等到一个完整的模子在胸臆间成型,孙广顺才开始动手制作。从图纸到实物,从平面到立体,按照图片等比例缩放,这个过程不可有0.5毫米之差,再与样本相互验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背后看不到的是他反复计算推敲的日日夜夜,练就出手和眼的丈量,宏伟壮观得以尽数展现眼前。

木之美感,得自天然;木之特质,体现在其环境友好性。选取的榉木大有讲究,考虑其颜色整体性、品质、密度、稳定性缺一不可。

他将“榫卯”技术融入其中,榫卯就像隐藏在两块木头中的灵魂,凸为“榫”,凹是“卯”,一经拼接,不再分开, 两块木结构就能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不用一钉,将成百上千个零件紧紧嵌合一起,除牌匾字外,其余皆是手工,俯仰皆是雅韵。

古建筑是不可移动之文物,只有将木材的天性和纯熟的手工结合起来,制成的器物才会浑若天成,精妙无比。用这种方式为器物赋予生命,让千年古建“活”起来,这样一座木作黄鹤楼,就成为一部立体的历史,凝聚匠心之韵,浸润朝代风貌,这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匠心精神也是对手艺人坚守和传承最好的总结和诠释。(智慧青岛记者 文/徐琳倩 赵振宇 摄像/赵安邦)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