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盘库”年内覆盖百家企业!青岛海关拓展联网核查企业范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8日讯 近日,在中燃青岛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业务经理朱志鹏轻点鼠标发送了货物库存的报文数据。在20公里之外的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办公大楼内,稽查处核查科科长郑连锋随即收到了系统提示,数据传输成功开始分析比对。

“联网系统非常方便,我们上传报文数据,海关系统便能进行货物数量的比对和分析。”朱志鹏说,“这样几分钟就完成了稽核查工作,一点也不影响仓库的货物流转,我们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都能大大降低。”

海关关员在辖区生产企业现场核查。 陈星华 摄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海关需要对保税仓库实施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盘查。盘查工作离不开对货物的清点核对,也就是业内经常提到的“盘库”。以往无论是40℃的高温天气,还是零下20℃的冷库,海关关员都会和企业人员一道“爬上爬下”清点仓库内货物,后期还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比对,工作不仅辛苦而且费时、费力。

为有效发挥省时、省力、高效的网络优势,2018年起,青岛海关针对生产加工类企业特点,自主开发了企业ERP数据分析系统。该分析系统通过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互联,海关直接采集企业端数据,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对接、自动抓取、自动传输、自动比对。截至目前,这一系统已实现了辖区78家生产加工类企业的联网。

“企业ERP数据分析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改变了以往必须实地盘库的传统工作模式。”青岛海关稽查处稽查二科科长赵斌说,这一联网监管模式,在确保实时监管、有效监管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大幅度提高了海关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为进一步提升监管智能化、精准化水平,青岛海关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辖区保税仓库、特殊区域物流仓储企业管理系统应用现状、数据结构等,反复研究论证关企数据对接方案,实现对企业仓库管理系统数据的实时提取、传输。

“相比生产加工类企业,货物频繁地出入库使仓储企业的数据更为细化,有的企业还存在先发货后集中报关的情况。”赵斌说,对此海关对数据分析系统做了优化,对计算关系进行修订,今年11月份起,海关成功将系统联网范围从生产加工类企业扩展到了仓储物流类企业。“从这次与中燃仓库的试点情况来看,已完全能够实现数据传输和比对。”

针对辖区物流仓储企业联网需求,青岛海关通过系统优化升级进一步扩展联网监管范围,目前经过推广已陆续有9家物流仓储企业表达了联网意愿。

为推动相关工作积极稳妥开展,今年以来青岛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通过定向答疑、集中座谈等线上线下交流方式解决了企业联网监管、核查“盘库”等方面问题。

“今年青岛海关依托系统联网开展的线上核查已达83起,对比数据超过70万条。相比线下的实地‘盘库’,联网核查每次可节约时间70%以上,实现了零接触、无干扰的有效监管。”赵斌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实现100家企业联网成功,让更多企业享受海关监管模式改革红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张萌 付圣杰 范政)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