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地铁的“点睛之作”,来了!
12月25日,青岛地铁集团宣布:地铁4号线将于12月26日上午11时开通。
地铁4号线是山东省和青岛市重大工程项目,自2016年正式开工建设,是青岛第一条贯穿市区中部的东西向骨干线路。4号线全长约31公里,共25座车站,西起人民会堂,东至大河东崂山风景区,连接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串联了栈桥、科技街、浮山后、崂山风景区等区域。
4号线开通后,将与既有1、2、3、11号线7座车站换乘,像“金腰带”一样将整个地铁线网“穿线成网”,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对完善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发挥客流网络化效应、更好支撑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助力青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意义重大。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是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今年,青岛将地铁建设和沿线开发建设列入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的重要领域之一。迄今,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青岛13条线路,全长503公里,获批里程位列全国第九。
4号线开通之后,青岛地铁开通运营线路达到7条、运营里程315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位。在建线路10条、在建里程188公里,线网触角从主城区向城阳、即墨、胶州等市郊大地不断延伸辐射。
地铁不断延展,城市加速生长。一条条快速通达绿色的客运“主动脉”,正在用速度定义时间、用连通改写空间,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01、“金腰带”
地铁延伸到哪里,城市就生长到哪里。
自2015年以来,青岛地铁以每年开通一条线(段)的“青岛速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期待。
随着线网覆盖面更广,人们的出行里程更长,选择地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2021年,青岛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2.47亿人次,日均客运量67.6万人次,同比增长78%,最高客运量达到121.9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由2019年的15.4%增至2021年的24.5%。今年以来,青岛地铁日均客运量增至近百万人次。8月4日,线网客流量达到123.6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但也要看到,受线网没有成网运行影响,青岛已建地铁客运分担不均衡,青岛地铁客运量总体上相对较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年11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速报显示,当月青岛客运量为1792.3万人次,远低于通车里程排名在青岛之后的天津(2915.3万人次)、苏州(3432.4万人次)、西安(5009.8万人次)等地。

换乘站多达7座的地铁4号线开通后,这一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地铁换乘站是轨道交通的客运枢纽站,是连接轨道线网的关键节点,客流呈现高集中性。换乘站数量和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地铁线网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平。
在目前已经开通的6条线路中,3号线、2号线、1号线的换乘站均为4个,8号线北段、11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均为1个,整个线网换乘站为7个。与既有线路相比,4号线“换乘多、联成网”的特点更为明显。4号线开通后,与既有1、2、3、11号线7座车站换乘,青岛地铁线网换乘站由7座增至14座,数量增加一倍,对推动青岛轨道交通主干网络成型具有重要意义。

这7座换乘站包括:人民会堂站(3、4号线换乘)、观象山(市立医院)站(1、4号线换乘)、泰山路站(2、4号线换乘)、海泊桥站(1、4号线换乘)、错埠岭站(3、4号线换乘)、辽阳东路站(2、4号线换乘)、张村站(4、11号线换乘)。
未来,随着8号线南段以及三期规划线路中的5号线、7号线、15号线陆续开通,4号线将与更多线路实现换乘,在整个线网中承担起“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使命。

“4号线开通后,整个青岛地铁线网运营时间接近18小时,初步预测开通后4号线日均客运量近20万人次,旅游旺季预计线网最大日客运量超150万人次。”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线网管控中心运输生产部经理能宗鹏说,地铁4号线的开通将有效提高主城区出行便利度。例如,从人民会堂站至大河东站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将由目前约100分钟缩短至54分钟,从人民会堂站至辽阳东路站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由目前约40分钟缩短至29分钟。
通达的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和脊梁,交通畅通会带来产业联通、经济融通,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大引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地铁4号线构筑起的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将驱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02、“网红线”
与其他线路相比,4号线贯穿新老城区,承载的功能更加多元丰富,是一条汇集通勤、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为一体的线路,地铁4号线通车后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从教育看,4号线串联了青岛市实验小学、市实验中学、三江学校等11所学校,开通后有望吸引不少乘坐私家车出行的学生转乘地铁,从而进一步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
从就医看,4号线连接青大附院、市立医院、海慈医院、妇儿医院等8家大型医院,不仅可以让市民看病就医之路更加便捷,而且将极大缓解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以青大附院(本部)为例,周边停车难、通行难是存在多年的老问题。地铁4号线设有信号山(青大附院)站,开通后市民可乘坐地铁便捷到达医院看病就诊,将极大地改善医院周边交通环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从旅游看,4号线直接串联起市南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开通后将成为一条旅游线。届时,市民可乘坐地铁从别有韵味的市南老城,直达山海深处的崂山风景区,领略山海城湾的如画青岛。
其中,4号线起点站人民会堂站周边景区景点以及名人故居众多,周边有栈桥、天后宫、老舍故居、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骆驼祥子博物馆等多个网红打卡地。终点站位于崂山风景区大河东客服中心南侧,将实现轨道交通与景区无缝衔接,游客下了地铁可直达崂山风景区换乘景区观光车。崂山风景区将迎来“双地铁时代”,地铁将为景区输送更多客源,为拉动旅游产业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地铁是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引导承载绿色低碳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徐泽洲认为,4号线通车后将进一步提高青岛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车主停驶私家车,选择地铁绿色出行,显著降低胶宁高架、辽阳路等交通压力较大的东西向主干道交通负荷,对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03、“生长轴”
旋挖钻轰鸣着向下掘进、运输渣土车辆往来穿梭、焊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眼下,在建的10条地铁线路正抢抓冬季施工期,驱动“城市生长轴”向纵深生长。
去年,在国家全面收紧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的大背景下,青岛地铁三期建设规划成功获批。三期规划共包括7条线路(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8号线支线、6号线二期),总长度139公里。

总的来看,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充分考虑市民出行需求,对老四方、浮山后、李沧东部、黑龙江路沿线、正阳路沿线等人口密集区域都进行了覆盖,对快速融青较为迫切的即墨、胶州、西海岸新区中心城区进行了联通。三期项目建成后,青岛轨道交通覆盖率将大大提升,对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结合城市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三期建设规划充分研究了地铁与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新增与青岛西站、胶州站的衔接,实现地铁对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胶州北站、胶州站六大铁路枢纽的覆盖。公路客运枢纽方面,新增与青岛西公路客运站、即墨汽车总站的衔接,实现地铁对市内14个公路客运枢纽的覆盖。航空客运枢纽方面,实现地铁对胶东国际机场航空客运枢纽的覆盖。海运枢纽方面,实现地铁对国际邮轮母港的覆盖。
截至今年上半年,地铁三期规划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正在全力推进“三迁一改”等前期工作,进场率达到90%。一期、二期在建线路也跑出建设“加速度”。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青岛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全面匹配城市发展战略,让城市更加高效、土地更加集约、出行更加便捷、配套更加完备、居住更加舒适,让更多的人工作和生活在地铁两侧。
按照相关规划,力争至“十四五”末,青岛地铁运营线路达到9条,全长364公里,日均客运量预计超过26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40%。
预计至2028年,三期规划所有线路全部建成后,青岛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503公里,日均客运量达到500万人次,东岸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织密,西岸、北岸城区网络骨架初步搭建,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实现全面覆盖,三岸主城区内部45分钟可达、关键节点之间1小时可达,初步建成“轨道上的青岛”。
作者 | 周建亮 编辑 | 疾风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