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青岛新建体育场地相当于增加了“580个标准足球场”

青岛日报2020年10月22日2版

绿茵场建在大海边 家门口可以做运动  

青岛“十三五”期间新建体育场地相当于增加了“580个标准足球场”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位于周口路上的青岛市全民健身中心开启了“人从众”模式。8天假期里,到这里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羽毛球馆、游泳馆、笼式足球场“歇人不歇马”,中心内的停车位几乎全天都处于饱和状态。“8天一共接待了15000人次,平均每天将近2000人,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的营业时间也保持从7点至22点不变。”中心主任刘欣煜说。

热闹的不仅只有全民健身中心,青岛体育中心、新兴体育馆、上实球场等岛城各大健身场所同样迎来客流高峰,10月1日当天启用的海上球场,8天假期的全部56个时段都被“秒杀”,负责人吴修文很是感慨:“上实球场也是我们在运营,现在晚上和节假日,最少需要提前一周订场,青岛人的确越来越爱动了。”

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是我市体育事业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五年,在青岛这座自带体育基因的城市,健身已经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刚需。到海边慢跑、踢一场足球、体验一次帆船……人们通过运动融入到碧海蓝天中,也成为其中一道流动的风景,与这座城市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气质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主城区“8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竞技体育频频出彩,体育赛事目不暇接、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而对青岛市民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周边健身的地方更大了、身边健身的人更多了。

根据市体育局发布的数据,我市连续5年将“建设100处以笼式场地为主的多功能运动场地”纳入“市办实事”,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建设了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健身长廊等健身设施共550多处,更新改造健身设施2000余处。目前,各类健身设施由2015年的8040处增加到9900余处,场地面积居全省首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十二五”的2.5平方米增加到2.96平方米,以青岛市900万常住人口计算,相当于增加了580个11人制的标准足球场,基本实现了主城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民健身工程基本全覆盖。

足球爱好者在奥帆中心海上钻石球场切磋技艺。王雷 摄

日前,记者走访体育街、八大峡广场、海云庵广场等市内几个规模较大的免费户外健身场所时看到,无论晨曦初露还是日暮黄昏,住在周边的人都会来到这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向运动要健康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5%,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住在八大峡小区的孙晓鹏告诉记者,自从2016年下半年笼式足球场在八大峡广场落地,这里就成了他跟朋友们的“据点”。“以前踢球不仅要考虑路程远近还有时间、费用问题,现在建在家门口的球场24小时免费开放,没事儿我就会过来凑凑热闹。”孙晓鹏说。除了笼式足球场外,八大峡广场还拥有一个由30多组健身器材组成的健身路径、开放型简易网球场、羽毛球场和笼式篮球场等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各种基本健身需求。

青岛体育贴上“山海特色”标签

健身赛事活动越来越高端时尚,内容越来越丰富,群众参与性越来越强,同样是“十三五”时期青岛体育蓬勃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积极承接承办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等国际国内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打造元旦健康跑、登山节等“六大板块”系列赛事活动品牌,支持社会力量承办举办中国壁球俱乐部联赛总决赛、山地越野赛等赛事活动。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市、区市、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格局,每年举办市级大型全民健身活动60余项,区(市)级活动300余项,社区级活动1000余项,直接参与群众近500万人次。

“山海特色”成为青岛体育的鲜明标签。国庆节前,全长60公里,涵盖了帆船体验、海边健步、环岛骑行、户外登山等体育项目的青岛市水鹿环岛户外体验线,入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19条“2020年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10月9日,青岛马拉松入选“2019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海上马拉松和西海岸半程马拉松在摘回“银牌”的同时,还入选了“最美赛道特色赛事”。

体育健身已经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不仅来自富足的生活,更来自健康的体魄。助推国际时尚城建设,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内生动能,青岛将因体育更加充满活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