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许京先:枪林弹雨中抬担架跑80里山路护送伤员

多少个夜晚,听着轰炸声和炮火声入眠;多少次呼啸而来的炮弹,从耳边飞过;多少次在枪林弹雨中,将受伤的战友救回来……昨天,在抗美援朝防御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许京先,含着眼泪回忆起当年朝鲜战场上惨烈的情景,心情格外激动。这位87岁的老英雄,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穿过崎岖难行的山路,徒步80多里将一名身受重伤的志愿军战士护送到了后方医院。作为部队的一名卫生员,许京先在朝鲜战场上不知道救回了多少名伤员。那时候,面对敌人的一次次空袭,他早已忘记了恐惧,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刚穿上军装就上了战场

70年前,许多志愿军战士都是刚穿上军装,就走上了战场。1951年1月,刚过17岁生日的许京先,从青岛市即墨南泉应征入伍,在辽宁本溪市经过半个多月的军训后,于同年2月直接跟随大部队,向朝鲜战场挺进。

许京先回忆,当大部队向鸭绿江挺进时,远远就能听到了敌机和炮火的轰炸声。由于敌人在鸭绿江边不断进行空袭,给志愿军跨江作战造成了很大阻力。在连续两次强行渡江遇险的情况下,许京先所在的部队重新调整了作战方案。当天傍晚,许京先和战友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速通过铁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我军炮兵阵地集结。 “跨过鸭绿江后,许多志愿军战士都抱着‘马革裹尸’的信念,将生死置之度外。 ”许京先激动地说。

由于新战士比较多,个高身壮的许京先当上了临时班长。当时许京先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炮兵阵地上的卫生救护。虽然不直接和敌人短兵相接,但需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随时都会遭遇敌军炮火的袭击。为了隐蔽,许京先所在的卫生班将掩体修建在了地下。整个防御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就住在“地堡”里。即使在这样隐蔽的地下掩体里,也会不断遭到敌机的轰炸。一年多的时间里,许京先和战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战斗。

冒着枪林弹雨护送伤员

战场上随时都会遇到敌人的袭击,有志愿军战士受伤后,需要快速处理。轻伤员包扎后又冲向阵地,一些重伤员则需要及时护送到后方。回忆起救治伤员,许京先含着泪说:“许多受轻伤的战士只是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又回到了战斗岗位上。这样的场景,让每一名志愿军战士心里生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信念。 ”

70年前一次护送重伤员的惊险经历,让许京先至今难以忘记。那天早上,许京先所属部队的炮兵阵地突然遭遇敌人重炮火力袭击,密集的炮弹把山地炸出了一个个大坑。一名战士的腿被炸成重伤,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阵地上的医疗条件不行,需要把伤员护送到后方的野战医院。许京先为伤员包扎处理伤口后,便和另外两名卫生兵一起抬着担架,护送伤员向后方转移。

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友,许京先3人展开了一场生死赛跑。离后方医院至少80里山路,而且崎岖难行。3名卫生员轮流抬着伤员,一路小跑奔向后方,途中遭遇了敌机的袭击。突然,一颗子弹从许京先的耳边飞过,他下意识地俯身把担架上的伤员护住。就这样,一路奔波,一路躲避着敌机炸弹的袭击,从上午9点一直走到晚上9点,终于将伤员安全护送到了后方医院。来不及休息,许京先三人立即连夜赶回炮兵阵地,因为那里还有伤员等着他们救治。

战友的鲜血染红了阵地

在许京先的记忆里,70年前的硝烟战火丝毫没有因为岁月逝去而褪色。有一次,他所在卫生班的掩体阵地突然遭遇敌人的空袭。首先发现敌机的许京先,冒着随时被击中的危险,快速向战友发出隐蔽信号。就在这时,一颗炸弹落在了距离许京先仅有百米远的地方,敌机刚一飞走,许京先就飞奔出去,抢救受伤的战友。

“在这场防御战中,身边许多战友牺牲了,我们给他们换上新衣服,就地安葬在朝鲜的土地上。 ”许京先说,战友的鲜血染红了阵地,他们在悲痛之余,更是默默下了决心,战斗再艰苦也要坚持下去,夺取胜利。

除了救治伤员外,许京先和战友还经常向阵地上运送炮弹和粮食,他曾和战友两人抬着几十公斤的炮弹,冒着敌人的炮火在阵地上往返穿越;他曾背着50多公斤的炒面,一口气跑过十几里山路,途中还要躲避敌军飞机的袭击。

“抗美援朝作战的条件十分艰苦,在朝鲜的一年半时间内,战友们没有吃过一棵青菜,有时候炊事班偶尔在山沟里挖几棵野菜,做成菜汤,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许京先回忆。

由于长期缺少营养,加上运送物资、抢救伤员等高强度的工作,许京先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先是发高烧,后来又患上了严重的夜盲症,天色稍暗,两眼便基本看不清东西。有一天傍晚,一名战士受了伤,许京先要去救治,刚走出掩体,便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为了及时救治战友,许京先摸黑爬出百米赶到了战友身边。

许京先讲述战场上抢救伤员的经历。 视频剪辑/宁婧

/延伸/

祖孙三代全是“兵”

战火虽已远去,心中的记忆永远挥之不掉。每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入朝作战纪念日,许京先都要把一些旧照片和奖章拿出来看一看,给孩子们讲述他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那些历经炮火和鲜血洗礼的信念,成了这个家庭珍贵的“家训”。

如今,让这位战斗英雄最欣慰的是,自己家祖孙三代都是“兵”。许京先高兴地说,在朝鲜战场上,他虽然立过二等功、三等功,但这些荣誉早已成为过去。他回国参加工作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了部队。后来,他又陆续把自己的4个孙子全部送到了部队。许京先风趣地描述说,他当过步兵、炮兵,又参加过朝鲜战争,而在他的几个儿孙中,陆、海、空、武警各个兵种都有了,这一点让他感觉很自豪。

/对话/

把抗美援朝精神传下去

早报记者在对许京先的采访中,这位身经百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多次说到自己只是一名老兵,并不是什么战斗英雄。希望多写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不要过多突出个人。

记者:亲历这场战争,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许京先:开始是害怕,后来就忘记了什么是恐惧。看着那么多战友受伤牺牲,早就把自己的生死放到一边了。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死也要坚持到底。

记者:您如何理解“血染的风采”这句话?

许京先:我很幸运能活着回到祖国。经历过这场战争,我特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安定的幸福生活。

记者:您在家经常给孩子们讲抗美援朝故事?

许京先:经常讲。我觉得,抗美援朝精神应该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体现在每一个家庭中。我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把两个儿子和四个孙子全部送到了部队,就是让他们爱国。(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