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年幼的儿子,革命伉俪李贵华杨宗鸣最早奔赴朝鲜战场最晚撤回国

“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猛穿插巧迂回分割围歼。入敌后将他的后路截断,定叫他首尾难顾,无法增援。痛歼敌人在今晚,决不让美李匪帮一人逃窜! ”10月22日,青岛市民李建平在家中再次唱起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选段,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京剧也伴随了他的成长,因为这部剧的主创之一就是他的父亲李贵华。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最早奔赴朝鲜战场,最晚撤回国的一批志愿军军人。 ”李建平告诉早报记者,母亲杨宗鸣今年7月份刚去世,整理她的遗物时,又回忆起父母戎马一生、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革命伉俪结伴抗美援朝

李建平在家中整理着父母的军功章和他收集到关于父母的各种材料,这其中还包括一张泛黄的报纸,是1958年10月8日朝鲜劳动党的《两江日报》,报纸刊登了其父李贵华等志愿军京剧团主要创作人员,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告别演出的照片,当时,志愿军京剧团演出的京剧是 《志愿军英雄传》,也就是后来改编的京剧《奇袭白虎团》前身。

从李建平的讲述中,早报记者了解到,他的父亲李贵华和母亲杨宗鸣,都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 1946年,李贵华、杨宗鸣投入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他们先后参加新开岭战役、隆化战斗、四平战役等大小战役上百次。此后,他们又跟随部队挥师南下,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两人都擅长文艺,每次战斗胜利后,李贵华、杨宗鸣都会为战士们表演节目。在枪林弹雨下的朝夕相处中,这对生死战友结为革命伴侣。后来,经部队培养,夫妇俩踏上文艺之路。

朝鲜战争爆发后,这对革命伉俪,又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跟随部队一路向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那时父母已经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我大哥。奔赴前线之前,他们把孩子寄养在志愿军沈阳留守处。”李建平说,不幸的是,当时4岁半的大哥因病夭折,母亲在世时,每当回忆起这件事都是以泪洗面,生在娘身,疼在娘心,她常说后悔没有让儿子多吃点乳汁,对不起可怜的儿子。

前线采访收集资料完成创作

从进入朝鲜开始,李贵华夫妻和战友就经常在前线阵地采访,留下了很多最真实的历史材料。战场上,艰苦的环境历练着每个志愿军将士。李建平常听母亲说起朝鲜寒冷难熬的冬天,她和父亲要在积雪很深的雪地里行军,鞋袜都湿了,和脚冻到一起,根本无法脱下来,大家吃的是高粱米团、炒面,就着雪球。“母亲还说,他们不怕死,因为死是为了保家卫国。”李建平告诉早报记者,在朝鲜8年的时间里,由于长期在防空洞生活,母亲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双腿扭曲成了罗圈形,每走几步就得歇歇。

“听父亲讲,一次他和著名京剧裘派传人方荣翔一起,在前线正边走边讨论创作,突然,敌军飞机在空中盘旋,扔下了几枚炸弹,紧接着又是一阵猛烈扫射,五六个战友当场牺牲。”李建平说,后来,父亲每每想到那些埋在异国他乡的战友,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艺术源于生活,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李师斌、李贵华和方荣翔等人结合志愿军真实人物故事,多次打磨、改编,终于完成京剧《奇袭白虎团》最初剧本。 “那时候这部剧的名字叫《志愿军英雄传》,父亲和志愿军京剧团的战友们到了战斗英雄杨育才所在的部队,采访了当时参与战斗的战士,力求真实客观还原历史细节。 ”李建平说,创作完成后,先后在朝鲜及国内进行过多场演出。

革命之家的光荣传统

李建平珍藏着一张四人黑白合影照片。那是1955年在朝鲜,3岁的他被母亲抱着,和父亲李贵华以及方荣翔的合影。 “我是1953年出生在沈阳,母亲回国生下我不久后朝鲜就停战,但她并没有留下来,而是毅然重返朝鲜,支援当地建设,把我暂时留在了沈阳的志愿军留守处,一直到1955年,经组织批准,3岁的我被带到朝鲜和父母团聚。 ”李建平说,他跟随父母在朝鲜生活了3年多。

在李建平的记忆中,常常是熟悉了一个环境不久,又跟着父母换到另一个环境。 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志愿军京剧团与山东省京剧团合并,父母脱下戎装,带着几枚立功勋章,转业到山东省京剧团。 20世纪60年代,随着《奇袭白虎团》的热演,山东省京剧团曾一度调往北京,编入中国京剧团。李贵华作为该剧的导演之一也调往北京,李建平又跟随父母去了北京。此后,李贵华被青岛京剧团邀请担任导演,一家人又搬到青岛。

1970年,济南军区破格特招李贵华二次入伍,在前卫文工团任导演。可惜的是,52岁正值创作高峰的他突发疾病,带着遗憾离开了他心爱的舞台,永远闭上了眼睛。送走了相濡以沫的战友、心爱的伴侣,擦干眼泪的杨宗鸣默默带着孩子们回到青岛,住进一个简陋的阁楼里,每天要攀登144级台阶进出阁楼。

母亲独自带着孩子们在简陋的阁楼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李建平曾表示不解,母亲说:“我就是个老兵,比起牺牲的千万战友,我没有资格向党和政府伸手。 ”今年八一前夕,杨宗鸣想看看电视里的建军节文艺节目,谁知突然摔倒,再没有起来。杨宗鸣的告别仪式很简单,只有李建平和几位家人到场。 “解放军是不怕死的。我死了后,不要开追悼会,把我的骨灰撒进大海。 ”母亲曾经这样对李建平说。

李建平讲述父母的故事。视频剪辑/宁婧

【对话】

传承父母革命精神

记者:父母的戎马一生对你有什么影响。

李建平:父母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可以说影响我一生,受他们的感染,我也在1970年,17岁的时候光荣入伍,成为一名军人,为祖国作出贡献,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记者:如今回忆起过往,有什么想说的?

李建平:我作为志愿军战士的子女,从心里感谢国家,还没有忘记父母他们这些最可爱的人,没有忘记牺牲在战场的先烈。

记者:你未来有什么要做的?

李建平:希望能继承好父母的遗愿,向儿孙后代传承好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

【链接】

《奇袭白虎团》由真人事迹改编

《奇袭白虎团》剧情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中,美国侵略者和南朝鲜李承晚伪军与朝鲜人民军进行停战谈判,但他们假谈真打,破坏谈判。李伪军王牌军首都师第一团 “白虎团”越过“三八线”不断挑衅,妄图实现“北进计划”。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排副排长严伟才率领侦察班,在朝鲜人民军联络员韩大年和当地群众崔大娘、崔大嫂等人的协助下,化装成敌军,直插敌人心脏,策应主力队毁“白虎团”团部,生擒“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为夺取战役的全线胜利创造了条件。这部剧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李师斌、李贵华、方荣翔根据人物原型杨育才的英雄事迹,经加工创作的现代战争类京剧剧目。(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启孟)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