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毛小园:
关心关爱儿童成长发展
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8日讯 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提升对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的关注,是体现城市人性化水平和包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圳市较早在顶层设计中纳入“儿童友好型城市”这一概念。此后,长沙、杭州等城市也相继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
省人大代表、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毛小园建议,加快推进我省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并不意味着要开启一个全新的儿童项目,其核心在于城市治理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能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是对城市治理理念和治理水平的变革,需要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多方的共同参与。”
毛小园建议加强制度创新,推进政策嵌入。一方面政策发布要关照儿童友好,政府各部门在发布规划、标准时,要更多体现儿童友好理念。另一方面,制度和规划指向儿童友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集合教育、卫生、建筑和规划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化制度化,因此,建议政府不断健全完善有助于推动和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每项具体任务的目标、活动和指标,并制定合理的分工方案,确保计划实施;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资金保障制度,制定鼓励相关非盈利性机构发展的政策等。她还建议,要重视关于“儿童友好”理念的研讨、宣传,在全社会上下凝聚共识,鼓励政府、专家、居民、社会团体、家长尤其是儿童本身参与,了解儿童和群众真实的需求,提高社会各界对儿童友好城市的认同感,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