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王献唐、冯沅君、童第周,他们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2020年10月24日青岛日报11版

碧海潮生是故乡 --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六部分·文人学者

74

王献唐:齐鲁文脉的守望者

在青岛的老城,散落着大量文化名人故居,人们津津乐道一段段往事,却少见一位与青岛结缘极深的学者的身影。而当人们走近他的丰富治学、“护宝南迁”等故事时,却不禁连连发出惊叹,他就是饱含家国情怀的国学大师王献唐。

1906年,11岁的王献唐从日照来到青岛,求学于礼贤书院,父亲王廷霖是一名医生,但真正的兴趣爱好却是金石收藏,倾其心血培养儿子在学术上的造诣。正是在父亲的启蒙影响下,王献唐从小展露天赋,礼贤书院之后考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即青岛德华大学)。虽然因家庭经济困难王献唐未能完成学业,但这段求学经历对他来说却是极其宝贵的,为王献唐的学术生涯打开了全新的世界。此后,王献唐翻译过德文小说,1919年,又作为《商务时报》《山东日报》特派记者回到了青岛,此后曾任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青岛财政局股长等职,1925年离青赴京。王献唐在青岛时便开始撰写《公孙龙子悬解》,这部著作让他蜚声学林。

求学与工作,王献唐与青岛缘分颇深,观海二路13号的王献唐故居,是王献唐自己设计的,目前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献唐年轻时已育有两子,拖家带口急需一处房屋安置生活,便与友人一同在观海山的山坡上选址建屋。虽然生活拮据,但王献唐把收入都用在了买书和搜集文物上。多年的治学积累,让他精通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又通典籍,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国学大师。

王献唐对守护齐鲁文脉所作出的贡献更是令人仰止。1929年,王献唐受委派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使山东省图书馆成为当时全国收藏文物典籍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大明湖附近的著名藏书楼“奎虚楼”就是在他主持下修建;他与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人共同参与城子崖龙山镇文化遗址现场发掘,并确认了青岛龙山文化遗址;抗战时期,为了延续齐鲁文脉,王献唐决定与时任典藏部主任屈万里及工人李义贵将一批馆藏文物图籍精品一起护送南迁至战争的大后方四川,3500多公里的护宝行程,这些被艰难保存下来的文物图集,包括古籍珍善本、书画和金石器物三大类,价值不可估量,是齐鲁文化的精华。据传当时每当空袭警报响起,王献唐都不顾自身安危而坚持守着这些珍贵文本。正是因为王献唐等人的努力,让我们今天依然能够在山东博物馆看到这些精华藏品。

王献唐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博物馆学奠基人,一生淡泊名利,将大量珍贵图书以及越王剑、李自成闯王印等珍贵文物捐赠国家,还带动亲属和社会机构向国家捐赠,人格魅力影响深远。郭沫若到济南视察时,曾亲自登门拜访,尊称这位小其十余岁的齐鲁学人“王献老”。《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山左先哲遗书》《双行精舍书跋辑存》等的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王献唐的第二故乡青岛,对于王献唐学术成就的发掘与整理正不断丰富。2001年、2002年前后,青岛出版社进行了出版《王献唐全集》的古籍立项,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11部。2010年,青岛王献唐研究会成立,这是除了康有为研究会之外,青岛唯一以学者名字命名的学术研究组织。青岛王献唐研究会秘书长、王献唐曾孙王书林介绍,研究会的成立为王献唐学术研究搭建了全新的平台,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讨会和展览,尤以2016年在青岛举行的“追忆 传承—纪念王献唐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王献唐研究会与青岛晚报合办的每月一次的青岛鉴宝会,是青岛唯一坚持至今的大型鉴宝公益活动,为众多岛城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如今,王献唐长眠于青岛浮山南麓,王献唐的学术研究者们正全力整理他的学术成就,留存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75

冯沅君:一屋两书,鱼山流年

河南南阳唐河的“冯氏三兄妹”,两位兄长哲学家冯友兰、地质教育学家冯景兰各有建树,妹妹冯沅君则专攻文学,她和丈夫陆侃如都是文史界专家,都曾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夫妻二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任教于青岛,与童第周等名教授都住在鱼山路36号院,当时夫妻俩发布的著作文末均署“写于青岛鱼山别墅”,可见她对鱼山路生活的喜爱。冯沅君“一间房,两本书”的愿望在青岛实现,而青岛也留下这位文坛才女、文史专家的流年痕迹。

生于1900年的冯沅君,17岁就跟着哥哥们的足迹从河南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入北大研究所,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她凭借小说集《卷葹》跻身文坛,成为当时“四大女作家”之一。29岁嫁给才子陆侃如之后,1932年,他们夫妻双双赴法国留学,三年后,双双取得巴黎大学文学系东方文学博士学位。两人先后在安徽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任教;1944年,冯沅君出版了专著《古优解》,树立了她在学术界的地位。赵太侔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后,在全国范围广聘名师,夫妻二人1947年同时接到聘书,冯沅君出任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她和陆侃如一道赴青岛任教,开启了人生中最稳定的11年时光。

山东大学院内的冯沅君夫妇石像(资料图片)。王雷 摄

据文史学者、《冯沅君传》作者严蓉仙介绍,陆侃如、冯沅君一开始被安排住在一座德式三层楼房里,后因为环境吵闹,学校把他们调整到了鱼山路36号的大院里。这里宽敞安静,楼上、楼下各两间的单元住宅非常适合冯沅君的生活和学术研究。夫妇二人在青岛的生活以学校为中心,非常简单。冯沅君生活简朴,学生回忆,她出门买菜会在篮子里放把小秤;当时的东方市场内有些小商贩时常缺斤短两,政府设置了公平秤,冯沅君嫌麻烦,自己买了杆小秤随身携带。1948年,山东大学为被逮捕入狱的进步学生募捐,陆侃如、冯沅君捐出夫妻俩的月薪,“两位先生的捐款几乎占到了全部捐款的一半”,足见他们对学生的深情。

冯沅君在青期间居住在鱼山路36号院内。王雷 摄

解放后,冯沅君持续她在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1954年1月25日是冯沅君和陆侃如结婚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两人在青岛咖啡厅举行了小型庆典,邀请了童第周、杨向奎、高亨、萧涤非等朋友欢聚,这也是两人在青岛生活里难得的盛典时刻。1958年,随着山东大学迁离青岛,冯沅君也和丈夫一起赴济南工作,告别了青岛“鱼山别墅”。在青岛期间,陆侃如、冯沅君逐渐成长为文史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者;陆侃如编写了《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冯沅君则完成了《古剧说汇》。后来古典文学界有“冯陆高萧”的说法,是指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四位山东大学学者组成了古代文学的一个完整体系,自成一派,影响深远。

作为女作家,冯沅君的创作得到了鲁迅的赏识,她以笔名“淦女士”创作的《卷葹》收录于鲁迅主编的《乌合丛书》;为了《卷葹》的封面,鲁迅亲自写信给画家陶元庆,要陶元庆精心地加以设计,“内容是四篇讲爱的小说。卷葹是一种小草,拔了心也不死。”冯沅君后来也感谢鲁迅对自己的栽培。学者冯沅君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主要成就在古剧研究方面,完成了《古优解》、《古剧说汇》等研究成果;她运用中西比照的方法,得出了“古优”是一种供君王贵人娱乐的奴隶的结论,并进而提示出古优与后世优伶的渊源关系。《古剧说汇》中的《古剧四考》等文章分别考证出了宋元时期的剧场、演员、剧作家及其社团和演出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照冯沅君创作年表可以看到,青岛时期是她生活最稳定、身心状态最佳的时期,她于1949年担任青岛妇联筹委会主任,隔年担任青岛妇联主任。在研究领域,她在青岛创作了大量关于《红楼梦》《西游记》的文学研究论文,完成了教育部委托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宋元明清”部分,还重新修订出版了和陆侃如合作的代表作《中国诗史》;寓居鱼山路的十多年,成为冯沅君社会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产期。

冯沅君曾经自撰一联:是非是处求其道,才不才间度此生。此联部分化用了陆游“才不才间未必全,胸中元自要超然”,表达的是冯沅君在是非模糊之处勘定文化真道,在“才”与“不才”的评价之间自谦度日的超然态度。鱼山别墅孑然而立,大师之风山高水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76

童第周:显微镜下闯出海阔天空

著名画家吴作人有一幅《睡莲金鱼图》,几条小金鱼穿梭于莲叶之间,唯独其中一条是金鱼的身子,却有着鲫鱼的尾巴,画家所呈现的这幅作品,其实是在记录一个生命科学的奇迹:异种核移植。而这项让世界惊叹的科学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如今,以童第周名字命名的“童鱼”标本就存放在位于青岛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它比闻名世界的克隆羊“多莉”的问世还早了15年。

童第周的科研生涯中,青岛的经历是非常关键的,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他用一灵巧的双手,在小小的显微镜下闯出了海阔天空,也极大推动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海洋科研事业,让这座城市真正与大海相得益彰。

大学路与鱼山路的最美拐角不远处,就是童第周故居,虽然只是一路之隔,这里却全然是不同的天地:鱼山路36号院里,安静悠然,一栋两层日式小楼的东侧,是童第周曾居住过的地方。童第周出生于浙江鄞县,曾求学比利时,也正是在这期间,发生了被写进小学课本里的“一定要争气”的故事,童第周用一生在践行这个誓言。1934年底,已经在比利时获得博士学位的童第周报国心切,选择回到了祖国,辗转来到了位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任教。童第周任生物系教授,他的妻子叶毓芬也在同校任教,这一时期,童第周的不少重要科研项目在青起步。作为我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在青岛继续进行海鞘的研究,成功证明了在未受精卵子中已经存在着器官形成物质,说明了卵质对个体发育的重要性,这项研究成果是具有开创性的。童第周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对文昌鱼个体发育的研究独树一帜,对鱼类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贡献卓著。

作为一名教授,童第周深受欢迎。认真授课之余,他亲自指导学生们做实验,带来了科研新风,面临正义学生被镇压和刑拘,童第周更是毫不犹豫站出来积极做工作,想尽办法保护学生,他的教益,让学生终生难忘。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全面侵华,国立山东大学开始南迁,童第周一直跟至四川,后来学校停办,童第周才无奈离开。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在校长赵太侔的力邀之下,童第周返校在动物学系任主任,全家人也都来到了青岛。1948年,童第周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1949年回到青岛。

此时,新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仍是一片空白,青岛解放后,童第周应“中华全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筹备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筹委会会议。利用这个机会,童第周找到了中国科学院筹建组领导竺可桢,迫切地提出了建设中国海洋研究机构的设想。1950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由童第周、曾呈奎、张玺3人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是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仅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内,经过童第周的奔走,研究室就成功组建,童第周任室主任,众多生物学家和海洋学家云集青岛,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开端,也就此奠定了青岛在中国海洋科学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位于莱阳路28号的办公室兼实验室,是童第周逗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显微镜下,童第周执着探寻着生命的奥秘。当时童第周正在研究关于头索动物文昌鱼的胚胎发育课题,文昌鱼傍晚产卵,每天晚上六七点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童第周和妻子叶毓芬带着学生一起试验,端坐在显微镜前的童第周,似乎从未感觉到疲倦。

1951年,山东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大学,童第周成为该校第一副校长。1955年,童第周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地学部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所长。1956年童第周调回北京,经常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之间。直到今天,中科院海洋所的后辈们仍然被他的故事所鼓舞,驰骋蔚蓝。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