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无法佩戴的纪念章:抗美援朝老兵刘殿选今年3月因病离世

“这是父亲一生的荣耀,只是可惜他已无法佩戴。”10月23日,市民刘军替去世的父亲刘殿选从八大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女儿刘军替父亲领回纪念章。


今年3月,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殿选因病离世,留下了他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和厚厚的一本影集,他希望将这本珍藏着战友照片的影集传承下去,让后人们记住,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是这样一群无畏又可爱的人,牺牲宝贵的生命奔赴前线,无怨无悔。

遗憾

未能将荣誉佩戴在胸前

23日上午10时,刘军来到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站。一进门,工作人员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交给刘军,这是属于她父亲刘殿选的荣誉。根据纪念章颁发规定,今年1月1日以后去世的、符合条件的人员都在此次发放范围之内。

今年3月,刘殿选因脑血管破裂,突然在家中晕倒,不幸离世。“之前通知我来替父亲领取这枚纪念章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遗憾,父亲如果能再等几个月,就能亲自佩戴上这枚纪念章了。”刘军说,父亲临走前,身体有些不适,他自己也有感觉,成天念叨着,希望能等到这一天,亲自佩戴上这枚纪念章。

刘殿选17岁参军,当时虽然是全连年纪最小的战士,学历却最高,由于表现突出,不到20岁就升任连指导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跟随部队第一时间开赴朝鲜战场。


刘殿选的勋章。


“爸,纪念章我给你领回来了,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你,你在天上一定好好的。”市南区单县路一栋老居民楼里,刘军轻轻地将这枚纪念章放在父亲的遗像前,小声和父亲念叨着。这是父亲生活了多年的家,简单朴素,除了电视和冰箱,没有多余的家用电器,只有一个角落看起来被精心装饰,有一个擦得一尘不染的书架。老人生前尽自己所能搜集收录的战友的资料,被整理成厚厚一本影集,放在书架上。这枚金灿灿的纪念章和其他奖章也一起被郑重安放在这里。

讲述

被困防空洞靠吃雪充饥

放好父亲的纪念章,刘军回忆起往事,70年前,父亲跟随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70年后,战争硝烟早已散去,虽然无缘见到这枚光荣的勋章,但他生前每当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都精神矍铄、充满劲头。

“印象最深的是1950年11月,父亲跟随部队按预定计划诱敌深入,主力向后转移。敌军当时不断试探性进攻,安排了很强火力,想让志愿军知难而退。但父亲和连队的战士,识破了对方的计划,冒着重炮火力吸引敌方注意力。”刘军回忆着父亲生前给她讲过的历史。

眼看着要把敌军引诱到我方阵地时,刘殿选与两名战士被敌方的重炮困在防空洞中,由于敌方火力强大,防空洞口被震塌。“父亲为保护两名战士,被石柱砸伤。当时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父亲和两名战士困在洞中三天两夜,饿了忍着,渴了从洞口伸出手抓一把雪当水喝,就这样坚持到这场关键性转移的胜利。”刘军说。

“父亲生前最爱做的事,除了读书就是看地图,研究地形。”刘军回忆,父亲经常说,连队指导员的工作是每次在打仗前,把连队所要路过的地标、地形全部琢磨透,只有这样才能配合指战员做好进攻、防守和撤退等战略战术。也是因为这样,刘殿选直到去世依然没改变这个习惯,他经常手拿放大镜,趴在一张比桌子还大的地图前,仔细观察每处地标。

珍藏

他用影集留下“烽火记忆”

“父亲把自己的东西保管得很好,尤其是这些老照片,厚厚一大本,保存得很仔细,谁都不能碰。”刘军说,1969年,刘殿选转业成为青岛冷藏厂的一名调研员,脱下军装后,他依然没有忘怀曾经战斗的点滴。50多年来,刘殿选时常通过书信的方式联系曾经的老战友,除了日常的问候,他还特意收集战友们的照片和登报的新闻,只要跟战友们有关系的信息和故事,他都一一记录下来。


战友的影像合集。


翻开刘殿选的影集,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影集里每张照片的人物姓名、地点、时间,甚至当时照片里正在发生的故事,刘殿选都在照片下方用小纸条记录好。每张照片似乎都在讲述着一段岁月,每页影集翻过的都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记忆。

“刘宁”“刘军”是刘殿选给两个女儿起的名字。大女儿用了南京的简称“宁”,小女儿用了军区司令部的第一个字“军”,用刘殿选的话说,合起来就是“南京军区”,这也是刘殿选为了纪念他曾经服役的南京军区第32团2营7连。在刘殿选的珍藏里,《徐州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刘少奇选集》等书籍,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封皮却用挂历纸包得仔仔细细。

刘军说,平日里父亲是个沉默内向的人,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看书或者整理影册,与儿女说得最多的也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感受当时战争的激烈,但能从他表述的细节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真实。”刘军说。

 

视频剪辑/宁婧

特写

宠妻慈父长情写进生活

走出战场,脱掉军装,刘殿选既是父亲还是丈夫。作为父亲,几十年日夜操劳照顾两个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作为丈夫,刘殿选更是十足“宠妻”。“都说军人不懂生活,可我眼中的父亲是心思细腻的‘暖男’。”

“结婚五十多年,父亲对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母亲睡眠不好,起居不规律,很多时候做好饭了母亲还在休息,父亲就一直等着,最长的一次等了1个多小时,直到母亲醒来再吃饭。母亲爱清静,可父亲喜欢孩子,为了不吵到母亲休息,父亲就一个人带着孩子出门玩,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图书馆待一天。”说到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刘军的话中流露了满满的羡慕,虽然父亲是个不善表达感情的人,但他能把满心的长情写在每个日夜。

父亲无怨无悔地奉献一直深深影响着刘军。今年父亲离世后,她辞掉工作,把母亲接到家里照顾,希望能接父亲的班,替他继续照顾好母亲。虽然母亲白天强忍难过,但父亲离世后的很多个夜里,常常偷偷流泪。

“作为军人,父亲用一生的时间教会我们‘忠诚’与‘奉献’。最大的遗憾是,父亲没有亲自戴上这枚祖国为他颁发的纪念章,但我们相信,他一定能感受到这份荣耀。”刘军动容地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视频剪辑 宁婧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