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开放机遇,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新场景

工业互联网、能源合作、国际农业合作三场分论坛举行

共享开放机遇,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新场景

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 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分享开放机遇,深化务实合作,开启全新未来。

2月17日下午,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工业互联网、能源合作、国际农业合作三场分论坛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在位于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三个线下会场,中国与中亚五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商协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分别围绕“数字赋能:亚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新机遇”“深化能源产业变革,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绿色、安全、可持续: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农业合作场景与模式”主题,深入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在数字经济、能源转型、农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机遇,携手拓展产业与投资合作新场景。

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项目路演、专题推介,分论坛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环节,为中国和中亚五国企业搭建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发出诚挚邀请,释放合作诚意。分论坛还发布了系列合作成果,揭牌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立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签署青岛—新疆“双枢纽”机场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中国和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新纪元。

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以及持续3年的疫情冲击,市场信心需要提振,各国发展需要共振,合作共赢的机会在哪里?

在工业互联网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工业互联网被普遍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基石和新型基础设施,其概念、技术、应用受到持续关注并占据产业竞争制高点。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数字赋能亚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新机遇,对于深化中国同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推动亚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发展新格局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前部长钦吉斯·艾达尔别科夫认为,21世纪的全球化日益被定义为数字和信息流动的新时代。数字平台创造了高效透明的全球市场,国际上最大的制造企业正在积极迈向数字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利用集成技术开展创新。数字经济与传统市场驱动型制造的融合,正在创造网络与制造融合的新管理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认为,智能系统的引入正在改变工业公司的商业行为。据咨询公司埃森哲预测,到2030年,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对全球生产的贡献可能超过14.2万亿美元。他建议,有必要制定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合作路线图,同时为打造联合智库平台搭建基础。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菲鲁兹·霍利克佐达认为,中亚国家和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和创新方面仍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下一步,应重点在制定提升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整体占比的行动计划、实施工业园和数字技术的联合项目、培训高素质的IT专家、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扩大电子商务规模等方面加强合作。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核心关键在于制造、工业底蕴的“硬实力”。

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忠毅认为,目前,中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和实践路径,构建了与制造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基于场景、企业、园区、行业及区域经济数字化需求,卡奥斯COSMOPlat已打造出“点—面—系统”的立体化数字经济赋能新范式。未来,卡奥斯COSMOPlat将进一步深挖对外合作潜力,努力在推动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中作出新贡献。

“海信自2003年就正式进入中亚市场,至今已有20年历史。”海信集团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四海表示,一个好的智慧城市必须是可以实现从家庭、社区到城市,提供全场景的智慧化服务。海信已实现智慧家庭、社区与城市全场景、全业态打通。未来将依托领先的产品技术与智慧应用、一流的交付服务,与中亚深化沟通合作,助力中亚五国实现城市运行更智慧、生活更美好,共建智慧城市建设的世界样板。

以抢抓机遇为共识,以合作共赢为愿景,青岛与中亚五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最大程度挖掘合作潜能。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部主任杜贞利认为,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数字治理、发展新兴产业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手段。目前,中亚各国都已经把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数字经济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上合示范区兼具政策高地和产业平台优势,将引领中国-中亚国家数字合作打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锡涛表示,依托上合示范区的平台优势和发展优势,青岛机场将加速布局面向中亚国家的航线,构建起连接世界主要航空枢纽的若干空中骨干通道,全面提升青岛对外联通能力,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栋表示,示范区将持续放大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大道新兴产业带、上合国际枢纽港、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关键平台效应,持续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整合资源,加速资源要素集聚,扩大投资和贸易规模,深化与中亚五国在产能、能源、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为国际双多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场景、模式和范例。

■2月17日,参加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的中外嘉宾参观调研上合示范区。图为嘉宾在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吉利卫星互联网项目。   傅学军 摄

抢抓能源变革新机遇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和投资合作的旗舰领域,也是主力军、领头羊。”在能源合作分论坛上,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如是概括能源合作之于中国和中亚五国合作机制的重要性。

中亚国家的资源禀赋为双边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之间的投资合作是从能源领域开始的,包括从石油和天然气延伸到管道及石油冶炼的项目。这些领域是两国之间投资合作的桥头堡。”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投资国家股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华内实·阿满泰表示。

“吉尔吉斯共和国是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水电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中国和吉尔吉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发展非常迅速。”吉尔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别克博耶夫·丹尼尔说。

“中国能源企业在中亚开展的能源投资、贸易、工程服务以及配套的新能源产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的代表。”陆如泉表示,“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潜力巨大,我们要以软联通助推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要深入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产业互补需求,打造‘油气+新能源’的能源转型发展伙伴关系,发挥好中亚国家的传统能源优势以及新能源优势。比如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很丰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很丰富,乌兹别克斯坦的通道很关键,吉尔吉斯和塔吉克斯坦的水利资源、光伏资源很丰富,我们要深化务实合作来共同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多方合作、多元合作的市场。”

当前,“碳中和”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为各方在能源领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家提出‘双碳’战略后,青岛能源结构亟待转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成为青岛的首选能源。为了解决气源问题,我们坚持适度超前开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七大项目,将青岛由‘西气东输’末端变为LNG气源首端。”青岛能源集团董事长赵海滨表示,“国际贸易是我们下一步的业务重点。青岛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又具备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管网的管输资源,有着开展国际能源贸易的良好条件。青岛能源集团作为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发起方之一,将通过平台积极与中亚地区开展以天然气进口为主的国际能源贸易,打造中亚地区LNG接驳地。”

“目前中亚五国都有可再生能源转型的目标,同时推出了一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刺激政策。”深耕中亚光伏市场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亚总监辛少毅非常看好中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潜力。

“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也在挖掘一些新的机会。”华内实·阿满泰在论坛上介绍了哈萨克斯坦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投资机会和政策,并留下联系方式,“欢迎和我们联系,共同来挖掘新的能源领域的合作机会。”

中亚国家向中国企业发出诚挚邀请,中国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向中亚国家导入其在能源转型上的先进技术和模式,携手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为载体驱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卡奥斯智慧能源总经理柴纪强介绍,基于在用户侧能源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深耕,卡奥斯发布“工业良田”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在海尔中德生态园、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成功落地实施,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跟中亚五国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拓展合作空间。”

放大青岛开放优势,承载新的战略支点。在这一分论坛上,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营并上线首批产品。这一平台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共同建设,围绕能源交易、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三大主线,整合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国北方油气中心等平台资源,建成山东省统一的能源现货交易平台,开展石油、天然气、LPG、燃料油等能源化工类品种线上交易,健全能源化工全产业链生态,助力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深度推动中亚五国能源合作。

“利用上合示范区开放优势,青岛国际能源中心围绕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将吸引各国油气资源商、贸易商、炼化商、储备商入市交易,参与搭建能源产业生态,在勘探开发和生产炼化投资、推进贸易交易便利化等环节深化合作,成为上合示范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总经理冯益朋说。

拓展农业合作新路径

农业是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的重点领域。此次论坛设立国际农业合作分论坛,以“绿色、安全、可持续: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农业合作场景与模式”为主题,探讨中国和中亚五国农业合作路径,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中亚五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但可用农地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而青岛作为农业强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和技术体系,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与中亚五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更为农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青岛农产品出口连年保持在60亿美元以上、稳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之首,全市农业对外投资14.8亿美元,位列全省第一,20多个涉农项目成功“走出去”,瑞昌棉业中非经贸合作模式获联合国肯定,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1700家,产品出口170个国家及地区,2022年青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200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先表示:“青岛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以制度创新探索同中亚五国农业合作新模式。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青岛与中亚五国开展了一系列现代农业合作,其中,哈中农业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大豆、苜蓿等农作物及畜牧基地,青岛冠中生态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经济苗木基地,山东港口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中哈跨境贸易发展,青岛万林集团拟在中亚国家投资建设食品加工与物流工业园。这些合作项目成为推动青岛同中亚五国农业合作的重要载体。”

以筹备中的中亚-万林集团食品加工与物流工业园项目为例,计划总投资3000万美元,其中食品物流工业园以脱水蔬菜生产及加工为主,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主要种植供食品加工园使用的白洋葱,同时也可以种植其他产品,如胡萝卜、大蒜、葱等。

“我们的五年目标是在中亚国家发展脱水白洋葱项目,打造集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出口贸易、全球销售、全球服务、全球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白洋葱种植生产基地,争创世界脱水蔬菜第一品牌。”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董事长李相东介绍。

不过,不少与会嘉宾也提到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存在运力不足、标准不一、外汇波动等挑战。

“农产品是未来中亚五国和中国很重要的联系纽带,要加强双方的沟通互信。”益海嘉里集团粮油原料事业部总监助理李峰认为,与中亚国家合作需要解决几个问题,比如农产品标准化、物流绿色通道、农产品贸易本币互换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毕洁颖建议,投资建设示范园区,实现种、收、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合作,打造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在分论坛上正式启动,联盟由乌兹别克斯坦工商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中外商协会、企业发起成立,将整合国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为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建构基本框架。

“我们将充分借助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发展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强与中亚五国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实现农业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间农业产业良性发展。”青岛国信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咏姮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刘兰星 周晓峰)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