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日讯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青岛市连续27年第13次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青岛市中心血站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青岛理工大学苏伟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安悌传等642名同志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安彩红等1349名同志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安纲等1813名同志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艾民等5028名同志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王春英等312名同志荣获“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
青岛的无偿献血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1993年,青岛市中心血站成立,自1994年正式开展公民无偿献血。多年来,经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我市于1998年9月在全国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2001年10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单采成分血100%来自无偿献血。2012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在全国首设公务员献血日,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建立完善。2017年,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共青团青岛市委、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和市卫生计生委六部门的支持下,我市在全国首设无偿献血健康科普月,全方位推进青岛市无偿献血健康宣教工作。2019年,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修订《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若干规定》,增加了对符合条件献血者的“三免政策”,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让献血事业惠民利民。自2020年起,爱心献血屋设置被纳入了青岛市市办实事,时至今日,23处固定献血点遍布七区三市,倾力打造了半小时爱心献血圈。我市还依托物联网手段,打造了国内首家智慧血液管理平台,实现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市中心血站作为山东省第一家、全国第三家通过ISO15189现场评审并取得证书的采供血机构,已连续6年通过ISO15189复审,血液检测技术能力实现国际认可,全市仍继续保持血液安全零事故记录。
在全市各部门、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广大市民热情参与,青岛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先后圆满为上合青岛峰会、海军节、博鳌亚洲健康论坛等重大活动完成了血液保障任务,在我国无偿献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特别是在三年疫情期间,即使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每年全市仍有近14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市市民无偿献血已累计超过255万人次,涌现出了献血“状元”李鸿波、“热血红嫂”韩珞、“热血税官”马仁山等一大批热血英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通讯员 任霄惠)
责任编辑:岳文燕